第(1/3)頁
突然出現的數千騎兵如同山洪一般,咆哮著沖向正在一波波向前挺進的第三師。
此時,一線正在跟三大傭兵團交火的就是第三師,因為第一師和第二師都已經戰斗多時退下來休整,第三師是生力軍,在法提斯的命令下,第三師這次總攻將會徹底鑿穿并擊潰三大傭兵團。
人力終究有限,而雙方還停留在使用火繩槍的階段,所以整場戰斗不可能光開槍就能取勝,每一次進攻近戰肉搏都是主要部分。
因此,為了防止士兵長時間近戰肉搏體力耗盡,戰斗的時候都要分成數波進攻隊伍,輪次踏入前線攻打敵人。
如此才能讓前線作戰的士兵始終保持旺盛的體力殺敵。
同時這也可以有效降低己方戰損。
只不過,輪番進攻,不斷替換一線戰斗士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般的將領都很難把控其中的節奏,即便命令下達正確,一線交戰的士兵也未必能按照命令執行。
除此之外,交替進攻互相掩護的戰術,只有訓練度較強的常備職業士兵能做到,像是城鎮民兵和征召農夫之流,就算是岳飛在世也不可能讓他們來回交替更換戰線,強行下令反倒會讓己方陣型散亂……
這也是為何主力是城鎮民兵和征召農夫的軍隊,往往只用簡單沖鋒戰術的原因。
不是指揮的將領平庸無能,而是士兵質量擺在那里,稍微復雜一些的戰術指令對己方戰陣反倒是一種災難。
正因如此,歐羅巴人類諸國君主乃至財力雄厚的大貴族諸侯勢力,才會越發重視常備軍制度。
在執行戰術變陣命令上,常備軍訓練而成的職業士兵比城鎮民兵之流強出太多太多,雙方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只要指揮得當,常備軍以一敵三都是輕松的事情。
只可惜,常備軍職業士兵全員脫產,并且只要參軍就一直要將當兵作為主要職業,甚至是唯一的職業,一年到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軍營里沒日沒夜的訓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