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爭在吟游詩人的傳頌中,是偉大而膾炙人口的,但只有真正站在戰場上,并活到最后一刻的人才明白,戰爭是殘酷且枯燥的。
所有的榮耀都是在勝利后才能獲得的,而戰爭的過程卻沒有任何新意,有的只是一成不變的戰術方陣推進,以及時刻伴隨在身邊的死亡。
在雙方隆隆的炮火聲中,前排的火槍兵很快抵近到有效射程之內。
于是,法蘭西王國一方的職業火槍手們,按照軍官的命令停下腳步,將盾牌插在自己前面,火繩槍架設在上面扣動扳機。
沒錯,第一排火槍手都是配盾的!
這么做雖然會降低火力密度,但卻可以很好的降低火槍手對射過程中出現的傷亡。
另一邊查理麾下的火槍手,同樣手持全身大盾,舉在身前,沒有抵近射擊,跟對面差不多同時停下腳步,將大盾插在地上朝著對面射擊。
打完一槍后就將火繩槍交給后面的火槍手,換上裝好的火繩槍繼續射擊,如此一來插入地面的大盾就不用移動,至關重要的第一排仿佛釘死在地上一般。
如果有人陣亡,后面的火槍手會立刻替補上去。
扶起倒下盾牌,撿起火繩槍繼續射擊。
雙方的對射就是這么枯燥且無味……
沒有近距離排槍,更沒有遞進式齊射。
排隊槍斃時代的戰術在這時候根本看不見,因為排隊槍斃時代的戰術都是依托于燧發槍誕生的。
以火繩槍的射擊頻率,和士兵之間的間距,根本不可能打出排隊槍斃時代的火力密度,自然也就不可能一輪齊射加刺刀沖鋒打垮敵軍的士氣……
而且,這個時代的火繩槍手身上都是披甲的,雖然只是最普通的甲胄,但也足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刀劍劈砍。
如果有一方敢頂著子彈拉近距離,那些火繩槍手絕對不介意突然拔出大劍沖上去砍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