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在教廷宣揚的勝利背后,是被留下來的巴爾干爛攤子。
原本教廷騎士團根據教皇的隨性命令,就沒打算在戰后管理巴爾干地區,無論是交給神圣羅馬帝國代管還是在巴爾干地區建立新的國家,都沒有做相關的規劃。
有了奧爾夫這個好用的狗腿子后,教廷騎士團更是當起了甩手掌柜,正所謂擺爛一時爽,一直擺爛永遠爽。
能不用管事,搶一筆就走的教廷騎士團,完全不在意巴爾干地區在他們離開后會不會陷入內戰之中。
他們只要保證停戰協議中,奧斯曼帝國不敢再出兵就夠了。
奧斯曼帝國保留住了伊斯坦布爾和周邊區域,其他所有的歐羅巴大陸占領的南歐土地都讓了出去,并且他們還被迫自己承認還南歐地區人民自由的生活……
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如果奧斯曼帝國敢撕毀條約,下一次教廷騎士團就不是打到伊斯坦布爾郊外就停手了!
只是,教廷騎士團過于爽快的離開巴爾干地區,讓奧爾夫十分苦惱。
南歐戰爭結束了,雙方的雇傭協議自然也就作廢,教廷騎士團不會繼續給奧爾夫當后盾。
一瞬間,原本畏懼教廷騎士團的巴爾干各民族,紛紛跳出來反抗所謂的巴爾干治安委員會。
當然,奧爾夫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這時候他建立巴爾干治安委員會,將權力給地頭蛇們分潤的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
巴爾干地區的三大民族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馬其頓人中,都有重量級人物在巴爾干治安委員會中擔任實權委員。
差不多相當于一方高官!
至于阿爾巴尼亞人波黑人等等少數民族,不是奧爾夫沒有拉攏過,而是那些少數民族本就是巴爾干地區的弱勢群體,他們人口少大佬更少,還十分排外抱團,自然也就沒有被奧爾夫所拉攏。
“我們塞爾維亞人,憑什么要讓一個說德語的奧爾夫踩在頭上?
.Ь.什么巴爾干治安委員會,他的胃口倒是挺大,這么大的土地,他都想一口吞下去?
一個普通小貴族出身的人,竟然妄圖在巴爾干地區建立自己的國家,真是癡心妄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