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善長搖了搖頭,便是率先一步踏出,看向朱標拱手問道。 同樣,劉伯溫的眼中,亦是閃過一抹疑惑,浙東與淮西不對付,人盡皆知,此時卻傳召他們一同前來太和殿,究竟所為何事? “不急。” “李先生,劉夫子,先坐吧?!? 朱標示意了一下旁邊的位子,又是微微一笑道。 “謝殿下?!? 李善長與劉伯溫拱了拱手,便是直接坐在了蕭寒的對面,隨即,又是抬起頭看向朱標。 “李相國?!? “劉中丞?!? “你們,還記不記得,楊憲之事敗露,群臣彈劾么?” 朱標這才看向李善長與劉伯溫,輕聲道。 “記得?!? “彈劾楊憲的官員,陛下降旨,全部官降一級,罰俸一年?!? 李善長微微沉吟,方才看向朱標點頭道。 “嗯?!? “陛下對他們的懲戒,孤覺得輕了?!? 朱標順勢點了點頭,隨即,便是看向李善長與劉伯溫,又是道:“所以,孤準備徹查此事,兩位大人,覺得如何?” 朱標話音落下,李善長與劉伯溫的眼神,頓時微微一凝,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開口。 “啟稟殿下?!? “陛下已經懲戒過群臣,那這件事,便相當于已經揭過,若是舊事重提,只怕群臣不服,陛下...” 李善長還未開口,劉伯溫便是率先看向朱標,但話到最后,劉伯溫卻并未說下去。 正所謂,貪官污吏,人人得而誅之,那劉伯溫自然也恨貪官污吏,可那么多臣子上奏,那就不得不慎重對待。 大明開國不久,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急需臣子,而若是真的嚴查,那必然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況且,這其中有些臣子,只是深受楊憲的壓迫,敢怒不敢言而已。 特別是還有一點,那就是壓根沒有淮西的身影,而除了不分黨派的臣子,就剩下一部分浙東的先生。 那若是清查下去,還是這個風口浪尖,那就不知得死多少浙東人士了。 更何況,朱元璋已經罰過彈劾的群臣,若是再起事端,老朱的臉色能不難堪? 那天子的威嚴何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