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謹遵方丈大師吩咐。”慕容復微微一欠身,行了一禮,來到本因方丈面前的蒲團上坐下。 “今日之事慕容公子仗義出手,老衲在此代表天龍寺上下謝過慕容公子。再過幾個時辰,那吐蕃國師就要駕臨敝寺。望慕容公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解于他,若能化解這場干戈自然極好,若是那吐蕃國師執迷不悟,唉......” 說道最后,本因一聲長嘆,神色黯然。 慕容復自然知道,本因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么。 這些時日,天龍寺眾僧連同臨時趕來湊數的保定帝都在修習六脈神劍,企圖合六人之力結成六脈劍陣,以此來對抗鳩摩智的巧取豪奪。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六脈神劍的威力體現在其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六種劍法上。 如果單獨一脈的威力足夠的話,那么天龍寺眾僧為何不早早地將這六脈神劍中的一脈來練熟呢?反而是強敵都要打到門口了,才來臨時抱佛腳? 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單獨一脈的威力可能還不如高品級的一陽指。 天龍寺出于顏面考慮,用這匆匆練成的半吊子六脈神劍來對抗鳩摩智這等強敵,只能說是無奈之舉。畢竟人家點名要見識六脈神劍,你卻用一陽指,這不就等于承認六脈神劍乃徒有虛名? 說到底,還是面子問題啊。 想到這里,慕容復不禁神色為之一黯:原主慕容復不也是這樣一個人嗎? 因為內力不夠,家傳絕學斗轉星移練不到更高層次。為了維護姑蘇慕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頭,去學了一堆類似于“柴刀十八路”,“五虎斷魂刀”這種三流四流武學。結果雜而不精,少室山一戰,在一眾江湖人士面前輸給了段譽的半吊子六脈神劍,丑態百出之下,差點自我了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到這,慕容復一個沒注意,某位大師的經典名言脫口而出。不想卻被旁邊的段譽聽了去,只聽段譽叫一聲好:“慕容公子真是驚才絕艷,短短八字,乍一聽平平淡淡,仔細品味,卻大有深意。就像我,不想學武功,可老是有人逼著我學,我不想讓人傷心,可是婉妹卻為了我不知流了多少傷心的眼淚。還有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