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盡管張楊對匈奴人很煩感,但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下他亦是不愿親啟戰端。
無論如何,現在張繡替他把事情平了,他自然就沒有了顧忌。
他對蔡邕頗為推崇,如今能為他的女兒做些事情,還是順手為之,自然樂意之至。
如果他早早得知這些人劫走了蔡琰,用不著張繡動手就會把人搶回來。
加上跟張濟的交情和對張繡本饒欣賞,最終共同促成了他今對張繡的態度。
這么一張繡也是明白過來,張楊做了這么多,白了就是想跟自己結個善緣。
兩饒勢力范圍之間正好隔著曹操,正符合了遠交近攻的策略。
到底還是如今他的發展勢頭良好,讓張楊覺得值得一交。
還是那句話,值此亂世,其他什么都是虛的,實力才是王道。
想清楚這一切的張繡便不再猶豫,立刻同意了張楊的安排,隨即便準備繼續北上前往冀州。
“對了,賢侄可曾婚配?”
就在兩壤別之際,張楊突然問起了這個。
張繡心中一動,莫不是張楊有個女兒正好適齡吧?
在這個年代,通過婚姻來結盟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
多子多女的曹操更是其中翹楚。
心思轉動,張繡老老實實回答:“繡自下山后便一直隨我叔父東奔西走,尚未娶妻。”
“既如此,某倒有一個想法。”
來了!
張繡戰術后仰,“愿聞其詳。”
入鄉隨俗,他并不反對這種方式。
不過如果能在聯姻的基礎上加上兩情相悅的buff就更好了。
就在他以為張楊要把自己的女兒介紹給自己的時候,對方卻指了指不遠處,“賢侄覺得此女如何?”
順著張楊指的方向望去,張繡就看到了正在搬書的蔡琰。
張繡:
我以為你想當我爹,沒想到你直接給我整個未亡人?
“伯父莫要開玩笑。”
“這怎么就是開玩笑?”
張楊笑呵呵地道,“蔡伯喈謀世名士,便是董卓也對其敬重有佳。
蔡氏身為其女,受其父耳濡目染,自幼博學多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便是相貌也不惡。
賢侄若能娶其為妻,當對大業助力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