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主公,此距宛城已不足十里!” 宛城郊外,淯水中游,一面“曹”字帥旗在驕陽下迎風飄揚。 帥旗之下,一個中年男人被眾人簇擁在中央。 但見他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身披一襲紅色長袍,正是位列當朝三公之一的司空,曹操、曹孟德。 “聽聞那張繡本是西涼張濟從子。” 曹操頗為感慨,“當年我與本初號召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彼時張濟還在董卓麾下…… 如今物是人非,董、張已死,我與本初卻……唉!” 他長長嘆了口氣,轉向身旁的荀彧,“文若以為此戰勝算幾何?” 荀彧是這次南征的謀士,聽曹操問到自己微微一笑:“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今主公兵力三倍于張繡,麾下人才濟濟、士氣正旺,一座孤城,必不可守。 以彧之見,主公此去,那張繡許能不戰自退,拱手而降。” “若能如此自是最好。” 隨著中路大軍緩緩前行,曹操心里也在思忖。 他現在雖然占據了天時,但地盤卻位于群雄割據的中心,四方受敵。 他原本打算先征徐州的呂布,卻得知張繡在叔父張濟死后統其眾,屯兵宛城,向南連接荊州劉表。 張繡人數雖少,但位置卻至關重要。 因此他向漢帝討得一紙詔書,親率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討伐張繡,就是要把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這個釘子拔掉。 大軍一路南下,魯陽、雉縣、博望諸縣望風而降,只要再拿下宛城,整個南陽便是他囊中之物。 就在這時,有人報說前軍有消息傳來。 這么快就有了消息,莫非張繡真要降了? 曹操心中高興,就想著進城后要不要趁此機會讓身體放松一下。 誰知卻聽來人結結巴巴說道:“那張繡在城下叫陣,夏侯將軍見他言辭辱及主公,與之交戰,已然敗了。” “什么?!” 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杰就在附近,聽到這話失聲道,“我兄勇冠三軍,竟不是那張繡之敵?” 曹操見他大驚小怪,瞪了他一眼,“文謙呢?” 夏侯惇自盲眼以后格外沖動,所以他這次特意讓作戰風格同樣勇猛,但性情卻更加沉穩的樂進隨行。 他相信有樂進在,就算夏侯惇輸了也問題不大。 然而下一刻,就見此人哭喪著臉道,“樂將軍救下夏侯將軍,二人齊戰張繡,仍是不敵,已然被那敵將生擒了! 之后他便趁勢大敗我軍,主公,我們、我們已經敗了啊!” 他說到這里已經是流淚滿面。 主要是這仗打得太憋屈,他們這些當兵的還沒反應過來呢,主將副將就全被對面活捉了。 “那你是怎么回來的?” 如果不是認出這的確是前軍斥候,荀彧甚至都要懷疑眼前這個人是不是張繡派來擾亂軍心的奸細了。 “那張繡揚言要等主公,并未再追。” 曹操細細詢問戰況,聽完二話不說就下令全軍加速奔赴宛城。 一路上快馬加鞭,心中則在不斷思索,這張繡究竟是何方神圣? 與此同時,宛城城下。 跟隨張繡出城的所有人都目光灼熱地望著自家主將。 太強了! 本以為打敗盲夏侯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沒想到張繡竟能以一敵二,生擒盲夏侯和矮樂進。 更厲害的是還帶著他們以少勝多,直接把曹操的前鋒軍殺了一個對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