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不容易來到西城,有了鎮壓叛亂的機會,結果還沒開打對面就投降了。 直到這次對上叛亂的笮融,才讓他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誰知他剛剛跟著太史慈進山沒多久,就又被派來向張繡報信。 這讓雷薄簡直郁悶到了極點。 郁悶歸郁悶,但是轉念一想能趁著這個機會跟張繡拉近關系,說不定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于是他匆匆忙忙趕到張繡面前,開口說道: “主公,已經發現笮融蹤跡,太史校尉命我回來報信,請主公再撥五百……” 雷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太史慈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不必了!” 他驚訝地轉過頭去,卻見到太史慈引著一眾部屬出現在眾人視線當中。 張繡見狀也有些意外:“子義,你怎么也回來了?” 都已經派了雷薄來報信,自己又跟了過來,莫非是出了什么事? 太史慈朝張繡一拱手,正色道:“主公,賊將笮融已伏誅。” 這么快? 張繡愣了愣,卻見太史慈頗有些無奈地解釋道: “笮融自封豫章太守,倒行逆施、無惡不作。 不但南昌民苦不堪言,便是山越人也對他恨之入骨。 他被趕入深山后慌不擇路,被山中百姓和山越人聯手誅殺。” 太史慈這么一說,張繡頓時就理解了。 也難怪太史慈郁悶,這還沒打呢,笮融就被砍了。 太史慈又說道,“山越人本打算將笮融首級獻于劉使君,因某識得山越人,他們便將笮融首級給了我。” 太史慈之前在涇縣招來的二千壯漢大都是山越人,這次正好帶著他們進山抓人。 丹陽山越和豫章山越一見面,那就是老鄉見老鄉。 因此太史慈等于是什么都沒做就得到了笮融的首級。 看著被呈上來那個滿臉驚賅、死不冥目的頭顱,張繡嘆了口氣,搖頭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把它帶上,我們回南昌!” “老雷,你還愣在這里干什么?走啊!” 直到大軍開拔,看到雷薄還呆呆站在原地,一名袍澤拍了拍他的肩膀奇道。 “又是這樣,為什么每次都是這樣……” 雷薄喃喃自語,面露悲憤之色:“你們不要這樣,我想打仗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