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這一天,梁宏生還能從定州府走水路到白洋淀順著大清河干流直達直沽城北,等送大江他們換船之后從北運河回京。 而府城到直沽城北走水路的話,也可從南關上船,過府河到白洋淀,出了白洋淀順著大清河便直達直沽來往。 這一條以府河、白洋淀和大清河全線貫通的,被后世稱之為“津保內河航運”的水路交通不可謂不發達。 也是這條水運交通帶來的便利,以至于沿途各大小碼頭連周邊莊子也有市無價,幾乎全在權貴世家名下。 對于派遣顧大華等人護送大江下江南的目的一二三,顧文軒并未多隱瞞自己這位掌管江南青樓楚館情報網的小師叔。 聽話辨意,他是聽出了他這位小師叔還會繼續常駐江南一帶,最起碼目前幾年沒有特殊原因是不會被調回京了。 說句勢利的話,他兩口子在江南的產業還需小師叔庇護,況且他兩口子一旦在江南置產也未必能隱瞞得了對方。 這期間,他就很坦誠將自己兩口子想將福安縣主留下的遺產將來會有選擇的交到他先生孫輩手上告知梁宏生。 雖被他小師叔罵了,說圣意不可違,還不可不遵從師命什么的,好像就他媳婦兒能獨吞了,但他小師叔也沒阻攔他兩口子在江南置業不是。 不單沒阻攔,他小師叔還神來一筆的在臨行之前附贈定州府這邊碼頭的鋪子和挨著碼頭不遠的莊子,說是給他兒子的百日禮。 推都推不了。 說是他當表舅公的給孩子的百日禮,不是師叔公,不幫孩子收下就是他小兩口沒拿他當嫡親的表叔了。 誰家表舅公如此大方,他也想要啊。 無奈之下只好收下,再和大江通個氣,令顧大華到揚州府拜見小師娘時備上厚禮,總不能只收不出。 只可惜聚散總有時,再性情如何投契,終究短短兩三天相處之后要各奔東西,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到了這一天,顧文軒就和他的岳父大人一道和他們一行人兵分兩路,也是走的水路,但去的是府城。 這也是他來到這個世間第一次坐船,坐的還是溫府名下的客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