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岳:“你看到金剛的天珠,沒有拿走嗎?” 悟空大師立刻不高興了:“你什么意思?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 沒錯,對方的天珠的確非常漂亮。 但那是對方的東西,我平白無故拿走這是偷知道嗎? 不告而取是為賊,我悟空最討厭的就是賊。” 張岳看著對方,半天不說話。 想當初金剛為了獲得那四顆天珠,廢了多少功夫力氣? 最后甚至死在了天珠上。 如果讓他知道,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天珠,竟然被人偷偷找到并看過,不知會作何感想。 張岳道:“既然你知道天珠,那我也不瞞你。 泰國的天珠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張岳將自己對天珠的認知,以及親身經(jīng)歷過的種種跡象簡單說了,聽的悟空大是目瞪口呆: “你說什么?天珠可以改變?nèi)说臍膺\?” 張岳點點頭:“沒錯,這一點我已經(jīng)親自驗證過,的確有效。 據(jù)說天珠一共有七顆,如果將這七顆天珠匯集到一塊,就會由量變引起質(zhì)變。 它對人體氣運的改變將是顛覆性的。 我因為機緣巧合,得到過其中六顆天珠。 后來考慮到這些天珠對泰國佛教的重要性,就又還給了他們。 結(jié)果不可思議的一幕發(fā)生了。 這些天珠里面的氣運好像有一部分加持到了我身上,現(xiàn)在的我不管做什么,運氣都要比以前好很多。 不僅如此,通過那六顆天珠,我還能隱隱感應(yīng)到第七顆天珠的位置。” 說完他抬頭看著悟空大師:“第七顆天珠就在少林寺。” 悟空大師的臉瞬間變了:“少林寺?不會吧? 難道達摩祖師的那顆舍利子,竟然是第七顆天珠?” 張岳看著他:“達摩祖師的舍利子?” 悟空大師點點頭:“沒錯。 達摩祖師的故事你應(yīng)該也聽過。 有一種說法是對方是印度人,后來因為一些機緣巧合,來到咱們國內(nèi)傳教,然后就有了佛教。 當然,第二種說法是對方是國內(nèi)人,但他去過印度,從那里學(xué)會了佛法,最后又帶回來。 這和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有些像,又或者說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就是以這件事為原型改編的。” 張岳點點頭。 如果真是這樣,事情就好解釋了。 天珠原本就是印度的,后來被分成七份后,其中一份被達摩祖師得到,然后帶到國內(nèi)。 怪不得泰國佛教的歷代僧人窮盡畢生之力,都找不到第七顆天珠,原來第七顆天珠自始至終都不在泰國。 張岳又道:“不僅如此,我還能隱約感覺到,第七顆天珠所在的位置。 這也是我今天來少林寺的原因。 我遇到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想借助一下第七顆天珠的氣運。 而就在剛才這顆天珠所在的位置變了,現(xiàn)在正在往少林寺門口快速移動。 這也是我問你少林寺后山有沒有放珍貴東西的原因。” 悟空大師看著張岳,好半天都一動不動:“你能感應(yīng)到達摩祖師舍利子的位置?太離譜了吧? 沒錯,少林寺后山的確放著達摩祖師的舍利子。 這顆舍利子是我們少林寺的鎮(zhèn)寺之寶,正因為有這顆舍利子,才能保證少林寺屹立千年不倒。 這枚舍利子一直由我負責(zé)看守,如果你說的都是真的,那么偷舍利子的人,應(yīng)該和坂田一郎是一伙的。” 張岳點點頭:“既然這樣,咱們速度快點,應(yīng)該可以在對方離開少林寺之前把他們攔住。” 一行人快速出發(fā),很快就來到少林寺門口。 然后幾人就傻眼了。 因為少林寺門口現(xiàn)在聚集了大量的游客,這些游客進進出出,不下千人。 悟空大師皺起眉頭:“這個怎么找偷舍利子的人?” 然后看一下張岳:“你不是能感應(yīng)到舍利子嗎?快點感應(yīng)一下。” 然而張岳也呆住了。 他的確可以感應(yīng)到第七顆天珠所在的位置。 可問題是,這種定位是有誤差的。 如果在空曠地帶還好,這么密集的人群,他根本分不清誰跟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