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你說這不巧了嘛-《我能看到商品價格曲線》
第(3/3)頁
就算把工資開到八千,依舊有人張大嘴巴喊累。
楊紅利去過富士康的招工現場,那里經常排著五十米的長隊。
這個隊伍不是來應聘工作的,而是來辭職的。
沒錯,富士康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辭職。
雖然辭職理由并不相同,但工資待遇不理想,絕對占很大一項。
只是……
他問周主任:“富士康搬到印度未必就更好吧?
雖然印度那邊的人工的確低了不少,但眾所周知,印度人也是出了名的懶。
想讓他們老老實實干活,難度不是一般大。”
這點楊紅利倒沒有瞎說,印度人的懶惰是出了名的,網上經常能刷到。
至于原因,也不是國人對印度有偏見,而是因為地理環境。
印度位于赤道地區,那里擁有著廣闊無垠的平原。
不僅土地肥沃,而且種的莊稼都是一年三熟。
在華國,比如中州地區,一畝地可以收獲六百公斤的冬小麥,和六百公斤的玉米,一共一千兩百公斤。
這放在全國都是佼佼者,甚至被譽為國人最大的糧倉。
原因就是中州東部全是平原,加上很少有自然災害,基本可以保證產量。
北邊的東三省雖然同樣有廣闊的平原,但由于天氣寒冷,只能一年一熟。
南方倒是熱一點,但南方不是山就是水,并不適合耕種。
這也是古代的王侯將相,動不動就要逐鹿中原,問鼎中原的原因。
在農耕時代,中原地區實在太得天獨厚了。
可即使是中州,依舊無法和印度相比。
印度那邊的土地,隨便撒點糧食在上面,什么都不用管,都能有不錯的收獲。
如果精耕細作,加上一年三熟,產量比中州這邊差不多能高出一倍。
所以印度人在祖先還是原始人時,就不愁吃喝。
當然,不認真種地有時候的確會挨餓。
但最多也就是把一天三頓改成一天兩頓,而且餓一餓還能減肥。
哪像華國,每當一個封建王朝到達末期,都會餓殍千里,尸橫遍野,簡直是人間地獄。
正因為此,華國人從骨子里就是勤奮的。
尤其是種地,已經刻到了骨子里面。
現在從種地變成擰螺絲,同樣也是一把好手。
至于印度,指望那幫把種子隨便往地里一撒,就餓不著的人干活,簡直就是開玩笑。
周主任無奈攤攤手:“我也是這么和他們說的,可關鍵是對方根本不聽。
而且……”
他眉頭緊皺:“富士康已經在印度建了一家電子廠,反響還不錯。
印度人的懶惰現象的確存在,但只要給予一定的工作激勵,很多人都能適應那種工作節奏。
畢竟什么地方都有窮人,一個人都要餓死了,肯定會努力工作掙飯錢,那還顧得上偷懶?”
楊紅利不說話。
關于印度的民風問題,他也是道聽途說,具體怎么樣并未見過,也不好過于武斷。
周主任要經過剛才的情緒發泄,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已經好了不少。
他突然嘆了口氣:“既然要走,那就走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能有什么辦法?
就是可惜了那么大的一個廠子,以后恐怕就得荒廢了?!?br>
楊紅利突然心中一動,隨即聲音有些興奮:“周主任,你說富士康搬走后,廠子他們就不要了?”
“廢話,地是咱們的地,廠房都是他們幫他們建的。
至于里面的設備,設備的確是他們的。
不過這些設備用了那么多年,大部分已經老化,根本不值什么錢。
等等,我說你小子這么高興干什么?幸災樂禍是不是?”
楊紅利連忙道:“不是,您誤會了。
剛才有個姓郭的人找到我,他想在中州建電子廠,被我回絕了。
畢竟有富士康的合同在,這是不被允許的。
現在既然富士康要搬走,剛好可以讓他接手。”
周主任抬起頭:“找人接手,你沒發燒吧?
知不知道富士康有多大?那塊地皮又值多少錢?
一般人別說接手,連地皮他都買不起。”
“對方前期計劃投資三千億,后面如果發展順利,還會繼續追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