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在中世紀砍頭二十年正文卷第128章魚鱗札甲【求訂閱】就目前士兵的護甲標配,就是鎖子甲和頭盔,罩袍下套個皮甲。 如果鎖子甲是長袖長袍的,那這已經是當下高配了。 徐思靈穿了挺久的鎖子甲長袍,最大的感受就是鎖子甲它本身不重,但由于太軟,毫無支撐點,上身后的穿戴感有些差,壓在肩上很不舒服。 而這個不舒服,在長袖長袍鎖子甲上,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估計佛羅芬士兵穿的短袖短袍鎖子甲,都沒這么難受的感覺。 盡管防護比較全面,尤其鎖子甲長袍不影響關節活動,總體來說優大于劣。 優點貼身,便于穿在衣服下面,隱蔽性好,不影響軀體活動幅度。 缺點則防御能力和其重量不成正比,盡管本質上來說,鎖子甲相比其他甲并不算重。 但就這個重量帶來的防護性而言,并不算特別好,因為是軟質結構無法抵消沖擊力,所以只能保證你死的時候身體比較完整。 至于板甲嘛. 極致的防御,好處是有,重量什么的先拋棄不談。 因為現在的歐洲并沒有準確意義的板甲。 富裕一點的騎士貴族,都是在鎖子甲長袍為基礎下,在胸口弄個板鏈甲。 說簡單點,就是弄了個弧形鋼板,掛在胸口面前。 現在米蘭那邊弄的護甲,都沒有以板甲為概念去做。 更多的是以鎖子甲為基礎,添加各種防護性的措施。 例如鋼護肩、米蘭手套、護壁等等. 然后在這等等的部件護甲疊加在一起后,才產生的板甲概念。 當下的歐洲還沒有板甲,甚至板甲的概念都還沒有,徐思靈有考慮過弄板甲,但也就是想一想。 不是沒有技術,反而技術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沒錢。 研究出板甲,他又能造幾套板甲出來呢? 極致的防御是不假,用它來對抗英格蘭長弓的射擊是最完美的解法。 可這個解法對徐思靈來說不現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