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完美騎士-《我在中世紀砍頭二十年》
第(1/3)頁
事實上,腓力六世到死都沒教會約翰這兩件事。
注意貴族的行徑。
還有逃跑。
1359年,當上國王沒超過十年的約翰,在普瓦捷之戰,最終被英國黑太子愛德華俘獲。
黑太子帶領的英軍是八千,而法軍卻號稱二萬五。
這場仗輸得很突然。
從文獻來看,約翰的軍事手段絲毫不弱于自己的父親腓力六世,更不弱于黑太子愛德華。
雙方談判的時候,有英貴族提議要各出一百名騎士對沖比武決定戰役勝負。
要不是眾法貴族拒絕,約翰早就答應這個條件,要親自上馬和愛德華騎士比武。
理由很簡單,法軍人數多,人數是對面英軍四倍之多還余,憑什么跟英軍來場公平的決斗?
約翰被迫拒絕這個他很喜歡的決斗提議。
約翰輸掉這場戰役的原因,能說出很多點。
但總結下來不外兩點。
黑太子愛德華背水一戰,而約翰手下的法軍,背心離德。
可以說約翰打仗莽撞,喜歡帶頭沖鋒,不喜歡逃跑,被抓是活該的。
那難道貴族對法國王室的猜忌就是對的?
若不是法貴跟王室已經產生了極大隔閡,這場戰役,約翰真未必會輸給黑太子,更不會輕易被捕獲成俘虜。
要知道,父親約翰被捕,年紀剛19歲的兒子查理,就不得不年紀輕輕站出來攝政,重新撐起法國王室的臺面。
盡管有些手段不光采,但不能說查理做的是錯的。
甚至可以說,站在法國王室的角度上,查理真的很聰明,也很英明。
在這一大堆爛攤子中,又要救父親,又要鎮壓起義,又要打仗,又要改善貴族王室之間的隔閡,還能扭轉英法百年戰爭戰局,真不容易。
當然,這些后事對于徐思靈而言還太遙遠。
站在徐思靈的角度,腓力六世就算不打仗,也活不了多久。
五十歲左右的他,在中世紀來說已經是長壽的了。
腓力六世死,也就這一兩年的事情。
徐思靈之所以執意北上,目的一直沒更改,就是為了找機會接觸約翰和查理這對父子。
歷史對腓力六世的評價不太好,徐思靈對一個將死的國王也不太感興趣。
反而很想確認,約翰和查理這對父子,到底是不是如歷史所說的那樣。
如果是。
那至少證明,法蘭西王國還有救。
他不說拯救法蘭西王國,站在菲兒的角度去考慮,優先支持法國王室是肯定的。
如果來巴黎,接觸約翰和查理,發現這對父子和歷史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約翰不是個好人,查理小時候也沒凸顯出英明的氣質。
那他立馬就帶菲兒南下找教皇,尋找機會帶教皇跑羅馬去。
安安心心當教皇圣女,生活它不香么?
法蘭西王國這個坑,他閉著眼睛都跳不下去。
可現在簡單接觸下來,徐思靈對約翰、查理這對父子,觀感還挺不錯。
查理還不清楚,至少約翰是個傻子騎士。
其實有一點,是徐思靈忽略的。
他沒疏忽腓力六世的話。
那約翰的妻子博內,和教皇克雷芒六世,基本死在同一時間段。
而且他們還都是因為黑死病而死。
這死的理由很不錯。
但巧合聯想在一起的話,容不得讓人多疑。
就像一只手,故意將這兩個人摁死在片土地上。
恰好徐思靈不知道。
腓力六世此時,真的有殺博內和克雷芒六世的心思。
皇宮書屋。
腓力六世氣順后略顯無奈,但事情還是要做的。
下發公文,宣揚徐思靈完美騎士的美名,這是好事。
徐思靈出名,連帶著菲兒的聲望地位也會層層拔高,間接影響貴族們對王室的看法。
畢竟現在的菲兒,是出了名的王室派系,貴族們都知道菲兒是支持王室的。
只是腓力六世沒有忘,這場貴族女子茶會,就是他暗示博內夫人去舉辦的。
目的就是找機會,讓布蘭奇和約翰兩人相識,他好從中牽頭。
別看布蘭奇在皇宮長大,約翰這家伙基本不愛呆在皇宮,從腓力六世攝政開始,見面就避免不了吵架。
約翰真不愛在皇宮里呆著,導致布蘭奇和約翰兩人,竟從沒見過面。
腓力六世知道約翰很愛博內,但布蘭奇的特殊身份,不能讓其流放出去。
要便宜,也只能便宜他們瓦盧瓦家族。
他年紀大了,這種事自然得下一任國王約翰來做。
布蘭奇的美貌,腓力六世自然見過,不愧被貴族們稱為王國美麗智慧的存在。
女追男,隔層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镇原县|
安化县|
上饶县|
吴堡县|
海伦市|
津市市|
历史|
科技|
梁山县|
建水县|
望都县|
安陆市|
金阳县|
丘北县|
石河子市|
辽阳县|
无为县|
多伦县|
连江县|
太谷县|
淅川县|
定远县|
安远县|
葫芦岛市|
西乌珠穆沁旗|
河池市|
文昌市|
左贡县|
姜堰市|
阿图什市|
揭西县|
锦州市|
白河县|
光山县|
彰化县|
凤阳县|
沙洋县|
洛浦县|
安义县|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