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領先了兩分進入中場休息,可馬刺隊那邊并不是很激動,球員倒是躊躇滿志的想要在下半場擊敗老鷹隊,鄧肯的壓哨三分很提士氣,主要是波波維奇,第二節后半段,波波維奇只能重新布置球星單打戰術。 一來是馬刺體系還不成熟,老鷹隊那邊逐漸適應了對馬刺隊的跑位進攻的防守。 雖然一開始磕磕絆絆,但劉莽靠著“拒馬”這個特性,逐漸的對巴蒂爾和鄧肯、替補上來的布倫特-巴里的策應分球,越來越熟練的在系統提示前就做好了協防的準備以及指揮隊友跑位的準備。 和湖人隊科加姚奧四人組仿佛有著天生的默契,加上四人往往是至少三人在場上,角色球員只有兩個不同;馬刺隊通常是兩個球星在場,有三個角色球員,戰術的復雜性要比三角進攻更甚。 這使得馬刺隊團隊進攻受到了一定阻礙。 第二就是老鷹隊的進攻太穩了!劉莽、麥迪、賈森-特里、小奧尼爾乃至斯科拉,都有穩健的中距離單打。 劉莽、麥迪、賈森-特里、小奧尼爾的單打準就算了,當老鷹隊派出這四人加上斯科拉的陣容的時候,馬刺隊主防其他四人,但是連斯科拉的中投都很準,完全不像一個菜鳥! 16歲開始就在歐洲闖蕩西班牙籃壇的斯科拉,已經打了十幾年職業籃球了,雖然是初入NBA,發現整個NBA都是厲害的強敵,但斯科拉沒有怯場,該扔就扔,畢竟是27歲的“老將”。 對方對他們的體系進攻已經摸到了防守的門路,他們的體系進攻第二節前半段開始效率就有些下滑了,這種時候波波維奇的選擇不得不變回了球星打法。 不得不說波波維奇在球隊還沒有徹底陷入劣勢當中的時候,判斷極其敏銳,做出了非常正確的選擇。 小奧尼爾防守還勉強可以,畢竟以前是東部協防最好的內線之一,但斯科拉就是個絕對的防守黑洞了,馬刺隊打球星戰術不是放棄體系了,只是不打得那么麻煩,就幫鄧肯在內線找到對位斯科拉的時機就可以了,馬刺隊另一個內線換成有擋拆的中距離投手。 三駕馬車靠著個人能力,在半場結束前反超比分。 鄧肯前面一節多比賽只拿到4分,但第二節后半段拿到11分,半場拿到15分7板4助攻1蓋帽2搶斷。 吉諾比利是馬刺隊在第二節前半段團隊進攻表現不佳的時候撐住局面的關鍵,半節時間拿到7分。 帕克半場3分4助攻,他這一點今天進攻端表現一般般,隆多和劉莽的輪流防守,給了他個人進攻極大的壓制。 但帕克和鄧肯已經半場合砍8個助攻了,馬刺隊也只領先了2分,還是靠鄧肯第二節后半節半節11分加上壓哨三分才反超兩分! 9投4中,其中三分球3中1,罰球4中4,劉莽半場拿到13分5助攻3籃板2蓋帽,麥迪7中4,只有中投命中,罰球5中3,半場11分。 賈森-特里和斯科拉都拿到7分,小奧尼爾拿到5分。 打馬刺,老鷹隊這邊一開始就準備好了一群中距離高手! 第二節后半段鄧肯飚得那么厲害,老鷹隊這邊還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就是因為擺出了劉莽、賈森-特里、麥迪、斯科拉、小奧尼爾這樣的超級中距離陣容!只是最后被鄧肯見鬼了一般的壓哨三分反超而已。 馬刺隊更衣室,波波維奇坐在小黑板旁邊,想到老鷹隊本賽季過去的比賽還有今天的比賽的打法,逐漸的分析出了老鷹隊這賽季的打法。 “以不同內線組合為基本點的團隊進攻?” 想到這,波波維奇在戰術板上寫了一些東西。 劉莽如果在這里,估計要嚇尿了! 戰術板上寫的是:“杰梅因-奧尼爾、路易斯-斯科拉——馬刺隊;夸梅-布朗、馬里昂——騎士隊;布拉德-米勒、馬里昂——小牛隊……” 波波維奇寫了擦,擦了寫,不斷的搖頭,不斷的更改…… 慢慢的,波波維奇在小黑板上留下了幾個他覺得靠譜的內線組合方式! 就和劉莽那邊逐漸的找到了對付現有的不算成熟的馬刺體系的方法,迫使馬刺隊增加球星戲份一樣,波波維奇這邊也把劉莽的戰略基本點給分析出來了! 只是兩人都有同樣的難題,都很無解的難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