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救大儒蔡邕-《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
第(1/3)頁
“敢問將軍?”
蔡邕見不遠處一名少年身著勁裝騎著馬緩緩駛來,整理了一下衣服,作揖問道。
“這位乃是我家主公中水縣侯劉寒。”
劉寒只是細細打量著對方,并沒有回答,回答的人是張郃。
蔡邕當然知道劉寒,“建寧墨”和“熹平硯”的發明者,若一位士人家中沒有這兩樣物件,都不配稱之為文人。
好用是真好用,但貴是真的貴!
一方頂級的建寧墨需要二十金!
沒錯,是黃金,不是五銖錢。(東漢黃金不論兩,一金就真的是一斤金。)
還有價無市!
要知道一金大概一萬錢,一個六百石縣尉月俸一千錢,十五斛粟米。
一斛米二百錢,一斛一百二十斤,夠一個人吃一個半月。
換言之,一方建寧墨,能換一千斛米,夠一千個人吃一個半月。
若是定制的,至少需要五十金,上不封頂。
還有熹平硯,原材料只是塊石頭,卻在中水縣侯的設計下,端莊典雅,甚合文人胃口。
一方頂級的熹平硯也要十五金。
若是一套,那就更貴了,至少五十金!
因此,士人口中夸劉寒的不少,罵劉寒的也不少,對他是又愛又恨。
也有想仿制的,可是就是做不出來那種效果!
洛陽乾生元,已經成為士大夫每月甚至每旬都要去一趟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什么新品、精品能搶到。士人之間贈禮,若是能收到一套精品,那是倍兒有面子。
“蔡邕拜見侯爺。”
“蔡邕蔡伯喈?”
劉寒沒想到,無意中救下的人竟然是蔡伯喈。
再次看向他,劉寒眼中多了一絲尊敬。
這可是一位能與自己老師鄭玄一樣,被稱之為大儒的存在,精通音律,才華橫溢,師從大儒胡廣,除通經史、善辭賦外,又精于書法,擅篆、隸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自創“飛白”書體。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所做《熹平石經》無論對如今還是對后世,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劉寒下馬,鄭重作揖道:“弟子劉寒拜見蔡先生,鄭師時常與學生提過先生。”
蔡邕看到劉寒,雖是第一次見面,卻十分滿意,身為漢室第一宗親,卻不驕不躁、恭謙有禮、尊師重道,心中不禁感嘆鄭康成收了個好學生呀!
“侯爺不可!吾如今一介白身,當不得侯爺行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武义县|
永年县|
班戈县|
桦南县|
江口县|
顺平县|
莲花县|
丹江口市|
临洮县|
呼图壁县|
建瓯市|
商南县|
林甸县|
无为县|
大姚县|
沁源县|
平顺县|
太谷县|
湟中县|
本溪|
洛南县|
金华市|
福鼎市|
塘沽区|
崇礼县|
阳江市|
渑池县|
巴林左旗|
酉阳|
景洪市|
孟津县|
固阳县|
青铜峡市|
巴彦淖尔市|
萨嘎县|
随州市|
沙河市|
随州市|
资阳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