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王孝心感天動地,些許失禮之處,卻是無妨。”藍雨熙道。 姜居簡單的點了點頭。 齊王整肅儀態,走到皇帝太后身后的蒲團上跪下了。 “老親王姜致遠、郡王姜懷民、皇十一子姜盛、皇十三子姜忌、皇十五子姜元,前來祭拜先帝。” 老親王姜致遠、郡王姜懷民是宗正府宗正,姜盛、姜忌、姜元年紀尚幼依舊被養在宮中,沒有封王。 老親王姜致遠、郡王姜懷民上前,嚴肅的按照禮制一步一禮行了三跪九叩的祭拜大禮。 姜盛、姜忌、姜元則在內侍的引導下,來到先帝靈前拜祭。 “丞相周楚暮攜文武百官,前來祭拜先帝。” 周楚暮一身素白孝服,挺拔如松柏,面如冠玉,領著文武百官,龍行虎步的來到先帝靈前。 皇帝姜居,太后藍雨熙,齊王姜白,宗室,嬪妃,大臣,眾內侍,紛紛望向這個帝國權勢最高的男人,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周楚暮身上。各式各樣的眼光,帶著各種各樣的情緒,紛紛落在周楚暮的身上。 周楚暮目不斜視,恍若未覺,大步來到先帝靈前。 周楚暮展開手中祭文,念了起來。 “先帝以圣德承嗣基業,二十三年矣。自親政以來,紀綱法度,用人行政,仰太祖之德,因循祖訓,樸素舊制,未有更張,國治日臻,民生日遂,又得賢相輔佐,使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大魏北卻匈奴,南征百越,擴地三百余里,此皆先帝之功也。 帝整頓吏治,教導百官,又勸勉農桑,推行良種,致家家戶戶殷實,有三年之儲。開通運河,使得南北通暢,鹽糧運輸自此發達。建立馳道,使政令通達,一旦地方有變,朝廷大軍朝發夕至,江山萬世無虞。 ......維帝繼天立極,垂統保民,百王相承,萬世永賴。欽承祖訓,嗣守魏邦,奉命西町,還經陵下。第以禮未終。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陳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享。” 周楚暮念完祭文,跪在先帝靈前,長聲唱道: “臣周楚暮,恭送大行皇帝賓天!” 群臣一齊下跪。 “臣等恭送大行皇帝賓天!” 禮部尚書王玄饃起身出列: “啟稟丞相,先帝功高德盛,使得魏國震懾天下,富有四海。今先帝既魂歸祖靈,請丞相依照先帝生平事跡、是非功過,定下先帝謚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