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下這人明顯是太原城內的大戶人家,目光全然不在劉振華胯下的馬匹上,而是比較關心楊立超等人手中的螺紋鋼。 只希望這人不要刨根問底才是,若是想要劉振華甚至可以送他些。 劉振華并沒有直接答應,而是拱手問道,“不知公子是...” “在下耿章光,”耿章光回道。 “耿章光,”劉振華在心中想著這人的名字,總感覺有些熟悉。 不過思索一番崇禎年間并沒有姓耿的名人啊。 牛逼一些的也就魏忠賢,李自成... “魏忠賢?” 劉振華猛然想起,他看著耿章光上下打量一番。 他偶然間看到過一個關于魏忠賢影響力之大的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倒不是這耿章光,而是耿如杞。 說是耿如杞擔任遵化一官員的時候,巡撫讓他呈文建‘魏忠賢生祠’,并且帶著文武官員對魏忠賢像五拜三稽首,耿如杞拒不從命。 細節劉振華記不得真切,只記得那句‘頭可斷,膝必不可屈,’最后這件事情被魏忠賢知道,派官兵將其逮捕入獄,準備秋后問斬。 還有后面這人竟然因禍得福,不僅沒有死,還連連升任。 因為還沒有行刑,崇禎皇帝就將魏忠賢誅殺了。 連帶著劉振華記住了耿如杞這個名字,還有他兒子也就是這耿章光,皆是忠烈之輩。 劉振華當初雖然是電子老鼠人,但是對這種古代忠烈之輩十分崇敬,比如文天祥等,因為他深知換做他是做不到那種程度的。 他換了副臉色,拱手說道:“原來是巡撫之子,幸會。” 耿章光明顯有些驚訝,劉振華又不認識他,為何會能夠通過他的名字知道他爹。 “兄臺不必多禮,家父不讓我在外提及,不知這棍棒可否借耿某一觀。” “自然,”劉振華看向楊立超,“超子,將你手中鐵棍遞給耿公子。” 聞言,楊立超將鋼棍捧在手中,呈給了耿章光。 他在旁邊聽得清楚,這人竟然是巡撫的兒子,那可是巡撫啊。 即便是他當初侍奉的那賀家也不如人家拔下來一根腿毛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