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問我,我問誰,”張本事回了一句。 “多謝灶王!” 忽然,下面傳來整齊的喊聲,三人朝著下面看去,這些人將白粥榨菜放在地上,彎下腰對著面前那個少爺齊齊喊了一聲‘多謝灶王’。 “灶王?灶君,灶王爺嗎?” 張三驚愕的說著,“還真是神仙啊,娘嘞,那咱們在這兒看著,是不是灶王爺早就知道了。” 張本事心頭一顫,方才憑空出現食物,眼下這些人又在喊多謝灶王,那豈不就是灶王爺嗎? 好家伙,這山溝溝里面竟然藏著一個神仙爺。 張本事顯得有些慌張,昨日他們竟然距離灶王爺那么近,眼下又在這兒遠遠地看著,豈不是冒犯了灶王爺。 古代,祭灶不分身份的貴賤、高低,上至皇宮、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對灶神都是畢恭畢敬。 眼下一尊活的灶王爺竟然出現在了他們眼前。 “快,咱們下去,給灶王爺磕頭陪個不是,”張本事慌里慌張的拉著兩個人朝著山下走去,嘴里還不停嘟囔著。 “誒唷,這兩年祭灶都沒放麥芽糖和酒,就放了些麥芽和水湊活了,灶王爺不會怪罪吧。” 在祭灶的時候,往往都會放上一些酒水和麥芽糖,酒是為了讓灶王爺喝得好了,暈頭轉向,不能向上天告狀,而麥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口,只能說個含含糊糊,就不好再惡言惡語,只能說好話,二來,“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軟”灶王爺吃了他們的供奉,多少也要向上天多說些好話,來年也能求一個食飽。 這兩年收成都不好,地都賣給地主了,哪里有糖和酒來祭祀,只能湊合著過。 “怪不得這兩年家里面攢不下來糧食,現在吃的幾乎都沒得,原來是灶王爺怪罪了。” 張本事急的都有些快哭了,將這兩件事兒聯系在了一起,想到這里他趕忙拉著張三和張黑子更快的朝著下面跑去。 “到時候在拉著鄉親們一塊磕頭賠罪。” 張本事心中想著。 三個人是不夠償還罪孽的,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要來。 三人一路狂奔,動靜大的遠遠地都被劉振華等人察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