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灶王的事情流傳開來,在小孩口中傳頌著歌謠‘灶王到,百姓笑,變出白粥真奇妙。’,成人口口相傳,要當民兵去訓練,不僅有白拿的糧食,立了戰功當了天兵頓頓都有白粥和榨菜。 劉振華對于這一次的朝食十分滿意,效果很好,日后走過的地方總要將民眾們登記在冊,放糧排隊的時候都可以來上這么一出,比在多的思想宣傳都要好。 一千多村民,處理好這些事情以后已經是第二天,隊伍里面多出來了八百多民兵,算上之前的民兵,劉振華手下民兵數量已經超過一千。 天兵依舊是二百人,任卓越被摘了出來,當然,依舊享受天兵待遇,準確的來說那些有才能的人都在享受這種待遇。 任凡義,張友良,趙世成等等,還有個編制草鞋,制作衣物奇快的婦女。 將近千人的武器問題倒是不大,三個地主家里面積累的各種各樣的器械就已經足夠,更何況還有農民家里面本身的武器,鋤頭鐮刀柴刀這些都是好東西,既有物理傷害,又有附魔,當然附魔發作太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千人多的隊伍,由先前戰功最多的十人,各自率領一百多民兵進行操練。 至于軍中記錄,不僅有任卓越的宣讀,而且還有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 “有個當逃兵的,灶王眼睛一瞅,那人直接腦袋就掉了。” “還有個貪戰功的,灶王腰間的神刀一晃,那人就死了。” “先前有人往自己兜里面揣金銀,灶王只是往他們跟前一站,他們就自己都抖落出來了,若不是灶王那時候還沒有寫下法條,那幾個人估計都得死。” “你問我啥是法條,那天上有天條,地上不就有法條嗎。” “為啥不叫地條?額錘死你,問恁多干啥,守規矩就行了。” 在人們口口相傳下,這些規矩,直接成為了禁忌一般的存在,民兵們發自內心的敬畏這些規矩,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說去觸碰了。 時至傍晚,有任卓越推門而入,臉上帶著些許凝重之色,對著劉振華說道:“少爺,南邊來了一支隊伍,不下兩千人,都拿著家伙,看樣子不像是官兵,倒像是起義軍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