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人準(zhǔn)備去的第一站是巴東,因為聚英幫的總部就在巴東。
上次幾人沒救出趙天保和王多金,自然也就沒法從二人嘴里問出關(guān)于荀五的消息。
這事兒蕭飛逸始終放在心上。
神農(nóng)架離巴東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所以他當(dāng)然不肯錯過尋找荀五的機(jī)會。
三人穿山越嶺,曉行夜宿,這一日來到了巴東。
巴東縣位于長江中上游,東連興山、秭歸、長陽,南接五峰、鶴峰,西交建始、巫山,北靠神農(nóng)架林區(qū)。
武陵山脈、巫山山脈、大巴山脈余脈盤踞縣境,長江、清江分割縣地,扼川鄂咽喉,據(jù)鄂西門戶。
縣內(nèi)山川秀麗,特色獨具,集三峽之幽,桂林之秀,張家界之奇于一身。
古人對巴東發(fā)出過“山川巴東縣風(fēng)景險勝中荊南”之嘆。
小神農(nóng)架是全縣最高點,與大神農(nóng)架毗連,構(gòu)成“華中屋脊”。
來到巴東縣境內(nèi),三人各換了一件有帽的黑色薄大氅。帽子有利于遮掩面目,黑色有利于夜行。經(jīng)過了白骨森林之戰(zhàn),幾人越來越喜歡大氅了。
厚底高筒靴也換成了薄底快靴,這樣更利于奔行。
長江、黃河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居住在長江兩岸市鎮(zhèn)的人們自然也富裕得很。
蕭飛逸三人明顯感覺這里與眾不同,一片盛世歡歌的景象。
武林上的殺伐好像和這里無關(guān),人們怡然自得,悠閑自在,士農(nóng)工商,各司其職,井井有條,充滿了生活氣息。
街上行人很多,人氣極旺,有漢人、苗人、土家人等。
正因此,人們的信仰與遵守的禮法差異頗大。
例如,漢族的大家閨秀,講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jìn),甚至有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說。
苗家與土家姑娘大多不管那些禁忌,若想把她們的腳也像漢家姑娘裹起來,藏在深宅不許外出的話,她們會把房頂都拆掉的。
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逛街才是她們喜歡的。
遇上那未成家的青年才俊,互相唱上幾首情歌,就可以相守終生了。
她們不怎么相信媒婆,也幾乎不請媒婆的,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到漢族家的女孩兒,有時嫁了年老的、貌丑的、殘疾的,她們很替那些女孩兒悲哀。
哪有不見一見就嫁了呢?
萬一嫁了一個麻臉、跛腳、駝背、瞽目的人咋辦?想想都可怕!
街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姑娘小媳婦花枝招展,推車擔(dān)擔(dān)兒的行色匆匆……
空氣中混著魚腥味兒、雞糞味兒,還有酒肉的香味兒。
做買做賣的吆喝一聲高過一聲。
“南來的,北往的,走大街的,逛市場的,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算一算,哪個便宜哪個賤!”
“多買少算,可退可換,不買的終生遺憾,買了的遺憾終生嘍!”
“水果大又圓,不甜不要錢!大家快來買?。 ?br>
“虧本大甩賣,跳崖價啦!快來買,快來買,不買明天就跳崖去了!”
……
水妙蘭買了兩小包點心,又買了點兒當(dāng)?shù)氐臅r令水果,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說:“雖然沒有森林里好多野果子香甜,可在這兒吃感覺安全,不怕突然有毒蝎從腳面上爬過,更不怕一腳踩到毒蛇尾巴!”
歐陽飛雨道:“如果讓我選,我寧愿回森林里吃東西!在這人多的地方,龍蛇混雜,人心叵測,一不小心就會著了道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