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找到的那一刻,蕭飛逸激動萬分,這才是他最想要的武功!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知貴精,不貴多!
在這么多門武功秘笈面前,“剝皮、去肉、見髓”之法,才是上上策!
書之精華,“猶如數重物色包裹里許”,須要一重重剝開,“去其皮,見其肉;去其肉,見其骨;去其骨,見其髓。”明白了“皮、肉、骨、髓”之所在,方能心中有數,取其精髓。否則,盲目濫取,也就難得其精了。
蕭飛逸走的就是皮、肉、骨、髓的路線,所以用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終于找到他要找的東西!
蕭飛逸跪在金甲戰神的尸身前,足足磕了十八個響頭。
如果他沒從陳少聰那里聽過金甲戰神的故事,就不會知道金甲戰神是曾經的天下第一高手。
如果他自己不懂得蒙文與梵文的話,就無法知道玄機洞主拓跋彥就是曾經的金甲戰神,更不會想到他會把他一生的武學心得藏于第二個洞中。
如果沒有唐門老祖和張伯的成全,他也不可能獲得二寶。
如果沒有眾位兄弟的舍命相伴,他也不可能活著進入玄機洞。
如果自己不從長遠出發,先一窺全局的話,也不會發現那么多秘密。
真的太不容易了!只能說,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接下來的時間,蕭飛逸就開始學習金甲戰神留下的行功法門和刀法,需要休息時,他就繼續挖掘洞中的其他機密。
金甲戰神的行功法門是天下獨一無二的一套方法,是他在走火入魔不能移動后,結合閉穴功、移穴功、易筋經、小周天循環、大周天循環等各種新功法創造出來的一種全新法門,奇異詭譎到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步。
金甲戰神創造的刀法有七十二招、三十六招和連環五招,這些刀法必須和行功心法配合才行,否則就是空有招式而沒有威力的花架子。
行功法門練到一定程度后,就可和連環五刀相輔相成,功催刀動,刀動生功。好處是武功進步神速,壞處是很難控制。
初學這些武功,蕭飛逸很不適應。
金甲戰神的新功法簡直顛覆他的認知,完全有異常規,有一些他根本無法完成。
還有那些刀法,蕭飛逸無論怎么看也看不出這是打遍天下的無敵刀法。刀法一招一式畫得很清楚,注釋得也挺明白,可既不分進攻,也不分防守,好像彼此間互不關聯,都是獨立存在的。
這樣的刀法,他不知練了有何用處。刀法雖不是劍法,可畢竟是武功,怎么會沒有套路?
還有那行功法門,怎么去練?
修煉內功,講究氣納丹田,打通經脈,氣隨意動,氣隨意生,攻如矛,無堅不摧,防如盾,鐵壁銅墻。
內功修為達到巔峰之人,可以打通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使氣血相通,真氣可在身體內自由穿行,可將身體精、氣、血瞬間給集于一點,產生巨大能量。
金甲戰神的行功法門,有時不是打通經脈,而是封閉經脈,不是疏,而是堵。這讓蕭飛逸無法理解,從而無法深入練習。
他曾試著封過幾處腿上的穴道,可根本就感覺不到有什么用。
研究了幾個月后,毫無進展!
蕭飛逸天天算著日子,知道自己已在這里待上半年了。
花了半年時間,內力一點兒沒增長,招術一點兒沒精進,這半年不是白過了嗎?
蕭飛逸曾經想過把這些秘笈搬到外面去研究,可一想到那么多人為了他沒了性命,立刻又打消了出去的念頭。
不學有所成,誓不出洞!
沒有破釜沉舟的氣魄什么都做不成,他要把這里所有的壓抑都變成奮進的動力!
也唯如此,他心里才好過些,否則總就覺得對不起眾人,尤其是歐陽飛雨、水妙蘭以及荀五!
蕭飛逸把山洞里所有的書、紙不知翻了多少遍了,再也找不到讓他感到興奮的東西。
易筋經,練武人心中的至寶,蕭飛逸翻閱了幾次后就不再看了,因為上面有一行金甲戰神的批注說,常人習易筋經二十年才能有小成。
別說二十年,就算十二年蕭飛逸也堅持不下去。
在這暗無天日的洞內,如果真要花幾十年才能練成絕世武功,蕭飛逸寧可不練!武林重擔他是想挑起,可若用幾十年的時間去準備,外面的世界早就物是人非了!
既然對金甲戰神留下的武功練習不得其法,無法入門,蕭飛逸索性就把它放下,不再去想它。
他一會兒竄入這個洞,一會竄入那個洞,除了希望發現有用的線索外,還希望能找到令他感興趣的東西。
這樣漫無目的亂竄又用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在快樂中度過,一定不會覺得時間很長,有可能感覺只是彈指之間,可若是在無聊與煎熬中度過,那么感覺時間一定不短,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