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前世對于《水滸傳》認知的偏差,也和很多渠道傳播的有關,無論是評書還是電視劇,都在原劇情的基礎上進行了美化。
而整部《水滸》,就宛若一個人的一生,從年少輕狂,到縱橫四海,到盛極而衰,到曲終人散,再到千里墳塋,何處話凄涼。
從精采程度而言,招安之前肯定好看啊,畢竟聚眾起義,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描繪的栩栩如生,甭管讀者是愛是恨,可招安之后,讀者們的閱讀興趣就大打折扣,這就和《西游》中的天庭招安一樣。
更何況廣大的夏州民眾都知道,宋朝的具體情況是什么樣子。
而更有意思的,是廣大夏州網友們對于潘金蓮這個人物的評價。
在前世,潘金蓮簡直就是“遺臭萬年”,簡直就是“蕩婦”等詞的代名詞,可不說歷史上的潘金蓮并不是如此,從中描繪的內容,以現在的目光來看,潘金蓮同樣沒有那么的十惡不赦,反倒讀者們覺得潘金蓮寫的很真實。
要知道,潘金蓮嫁給武大郎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也能夠體現出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摧殘,這個話題網友們倒是熱議的很勤快,而且爭議很大,也沒有必要細聊。
……
“三本名著級別的!”
“可謂是三大名著!!”
朱夏華在花了兩天時間,閱讀完《水滸傳》之后,給出了如此之高的評價!
三大名著!
在朱夏華看來,這部《水滸傳》的故事不如《三國演義》那樣波瀾壯闊,可承載的意義要大得多,每一個細節,每一處遣詞造句,都體現了老賊的功底!
人物塑造,并不是說將人物塑造的有多么善良,有么令讀者喜愛,才叫做人物塑造。
只要能夠讓讀者,觀眾認同這個人物的形象,即便他是一個畜生,都算是塑造的相當成功,這部《水滸》就是如此。
不讀水滸,不知“忠孝”教化之利害。
《水滸》之中,當然還是有著令讀者們動容的劇情與角色,比如燕青,臨走時對盧俊義說:“小乙此去,正有結果,只恐主人此去,定無結果。”
還有魯智深心已成灰,武松幾成廢人。林沖染疾身亡,都是各種心酸。
即便是不喜歡這些角色的讀者,在看到剿滅方臘時,那些熟悉的角色一個接著一個死,仍然很沉痛,經典的老賊式作品。
本身《水滸》就并不是一部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類正義旗號的書籍,所以讀者們也不至于像前世那樣反應那么大。
之所以成為經典,還是因為在梁山泊未定天罡地煞之前,英雄雖手段殘忍,卻個性鮮明經歷傳奇,不得不讓人拍手稱贊。
……
以老賊現在在世界文壇的地位,基本上每發布一部新作品,必定都會引發全世界文壇的關注。
朱夏華所評價的“夏州三大名著”之說,很快就傳播了開來。
前世的四大名著,西游只是只存在于神話中的冒險故事。
三國是一群理想英雄的游戲。
紅樓描繪了一個時代的眾生相,繁華落盡卻只留艷羨。
唯有水滸,它是人生,從古到今每個人的人生。
結尾之時,讀者無不黯然神傷。
或許歷史就是這般能夠令人動容,再豪杰的人,到了最后,都會成為風沙,消散在這歷史長河之中。
在古代,之所以俠客英雄之說如此受人歡迎,就是因為封建社會的社會體系有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只能述諸筆端,在筆下寫出一些替天行道,懲惡揚善的好漢。
不過嘛……
何為英雄,不過是片面的評價。
何為忠義,不過是內心的執著。
替天行道,天道自在,何須人替。
只能說悠悠一生,眾人皆有命吧。
……
短短時間內,《水滸》就被傳播了開來,再加上很多諸如朱夏華這樣的文學大佬的稱贊,不少讀者都收藏了一本。
想必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這部書籍上的內容,同樣會上課本,或者是成為夏州必讀的課外書籍之一。
不得不說,《水滸》的發布,讓夏州這個暑期檔,真正達到了最高潮!
電影,電視劇,,動漫,四線并進,以林秋與老賊二人為中心,長安影視公司展現出了一副無比美妙,令讀者,觀眾們瞠目結舌的畫卷!
在以往的時間里,眾人只會高呼著作品不夠看,可這個暑期,真的是看都看不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