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所謂,自家人知自家事。 每個人獲取的信息量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這是造成誤會的最主要因素,也是蘇巍運營言靈的基礎。 蘇巍自己自然知道,這些癌癥療法的資料都是言靈生成的。 但這個事實顯然有點超綱,沒人能想到,這世上居然還有吹個牛逼就能成真這種事兒。 在直播間觀眾眼里,蘇巍對cart療法極度熟悉,并且能夠搞到第一手資料。 在被人舉報成五十萬之后,官方既不否認新藥的存在,又不做出對應處理。 這種曖昧難明的操作,本就令人懷疑。 大家都知道蘇巍愛裝逼,沒道理華科院的研究員們會不知道。 蘇巍院士做出了這么高的貢獻,華科院發表一個特別鳴謝以資鼓勵,這特么簡直太合理了! 啥?你說這些資料是通過黑客手段從國外搞回來的? 呸!你個慕洋犬!你瞧瞧華國首發之后,可有第二家跳出來指責的?承認國家強大,很難么? 對于言靈來說,成為基因學專家和成為象棋大師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 這不需要創造任何新的規則或者體系,只需要給蘇巍灌輸一點知識罷了。 難點僅僅在于,想要讓別人相信蘇巍是個科學界大佬,要比讓人相信他是個象棋大師困難百倍。 科學需要深耕,而競技更看重天賦,這就是兩者之間的鴻溝。 …… 有科學界的背書,蘇巍話音剛落,大量基因學的知識便涌入腦海。 其實這些知識對他并沒有太大作用。 有言靈在,他不可能真的通過研發來獲取新知識。 騎慣了電瓶車,誰還愿意哼哧哼哧踩單車啊? 不過,知識的儲備量確實能夠避免很多隱藏的陷阱。 借助言靈順著現有科學脈絡拿出后續成果是很簡單的事,但如果對原理了解的不夠深入,使言靈對這個世界的科學規律進行不可逆的損害,那問題可就大了。 言靈能不能實現還是小事,一旦改變了科學的基礎定理,所有上層學科都會崩毀。 到時候,世界可就亂了套了。 …… 世界究竟是不是神創,沒人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