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章 普查-《神都錦繡》


    第(1/3)頁

    過了“榆關(guān)”,人煙漸多,基本不會出現(xiàn)走個一兩天也見不到人的情況。

    又開始下雪了,還是暴風雪。

    如此惡劣天氣,肯定無法行軍。

    “武平堡”眾軍,在一小山丘側(cè)面背風處,搭建好營地,做好了雪停后再出發(fā)的準備。

    營中大帳里,所有商人、“武平堡”軍中六名品級最高的官員,還有禁兵的兩名軍官,加上謝巖、馮寶和王福來,差不多近三十人,把大帳里擠的是滿滿當當。

    “請大家來,是有件事要和大家商量商量。”謝巖也不客套,直接說:“我有個想法,請大家參詳一下。”

    謝巖繼續(xù)道:“此地至‘長安’,差不多還有幾千里吧,這么遠的路,要是這么一直走下去,也太無趣了不是。所以我想,沿路搞一次‘普查’。”

    “普查?普查是什么?”帳中除馮寶,沒人懂,當然也就沒人問。

    “我說的‘普查’,準確點說,是‘經(jīng)濟普查’與軍事無關(guān)。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調(diào)查一個地方的人口、農(nóng)作物、果樹、林木、礦產(chǎn)等,那搞清楚后又有什么用呢?我可以告訴你們——太有用處了。”謝巖不給別人問的機會,又說了下去:“打個比方吧,商隊由‘長安’出發(fā)去‘營州’,這么遠的距離下,可以說無論賑運什么,都不掙錢,因為路上的花費太高。那要怎么做才能掙錢呢?我想,不外是在‘太原府’、‘代州’、‘幽州’等幾處先進行交易,最后去‘營州’,從表面上來看,每一處的交易都有收獲,可是這些收獲,應(yīng)該絕大部分變成了路上花銷,留下來的極其有限,要是再遇上什么盜匪等意外,應(yīng)該就得賠錢了吧。”

    “謝校尉說的太對了!”一名回長安的商人道:“想我等商賈,千里賑運,獲利微薄,還得忍受風餐露宿之苦,以及盜匪之患,往往一年下來,所剩無幾,若是……”

    “好啦!別哭窮了,我不找你借錢的。”謝巖出聲阻止那商人繼續(xù)說下去,臨了還說句趣話,令帳中諸人無一不笑起來。

    謝巖再道:“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我覺得,除去遠、盜匪等因素,恐怕最主要的還是交易次數(shù)少、交易價值低的原因。”

    “謝校尉,這天下商賈不都是這么做的嗎?難道還能有什么其它辦法不成?”有個商人大聲問出了所有人的想法。

    “有——有辦法!”謝巖以非常肯定的語氣告訴所有人:“如果現(xiàn)在我來做,保證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商人們一片嘩然,軍官們卻是好奇地看著,他們不懂經(jīng)商,卻也聽懂了前面謝巖和商人的話,明白這是一件并不容易解決的事,可現(xiàn)在謝巖有另一種說法,他們不由得也跟著好奇起來,跟商人們一起期待著,聽到答案。

    謝巖道:“如果我現(xiàn)在組織‘長安’到‘營州’的商道,必然選擇分段經(jīng)營,其中也必定有‘幽州’到‘營州’一段,這段商道,應(yīng)該是從‘幽州’運糧食,布匹,藥材,絲帛這些到‘營州’,再從‘營州’運皮毛,馬匹,牛羊等回‘幽州’,我說的可對?黃掌柜。”

    黃守義聽謝巖問自己,趕緊回答:“校尉所言基本都對,最多也就是少了鹽鐵等,不過并不重要。”

    謝巖又問:“現(xiàn)在,是不是還要加上‘遼參’呢?”

    黃守義也不隱瞞,直接道:“這是肯定的。”

    謝巖又問:“是不是你們打算,每次路過獵人地盤時都和他們交易呢?”

    “正是如此”黃守義答道。

    謝巖卻道:“我不會如此去做,我會事先和他們說定,一年交易兩次,第一次從‘幽州’帶上糧食、布料、鹽等獵人需要的生活物資,去交易他們的皮毛和‘遼參’;第二次從‘營州’出發(fā),帶上‘武平堡’制作的帽子、圍脖、睡袋等御寒保暖物資,去交易他們的獵物和皮毛,或許你們會問,這和你們作的有什么區(qū)別?其實區(qū)別很大,第一次我給獵人的物資價值會多過得到的皮毛與遼參的價值,第二次給獵人的物資價值會少過得到的物資價值,兩次一平之后,基本上才能相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大关县| 博罗县| 萝北县| 南汇区| 枣庄市| 永济市| 韩城市| 老河口市| 纳雍县| 芒康县| 平武县| 永嘉县| 广平县| 仙游县| 晋宁县| 渭源县| 浦县| 五大连池市| 菏泽市| 金门县| 洛浦县| 迁西县| 安溪县| 蓬莱市| 桑植县| 丹棱县| 威信县| 洪泽县| 平泉县| 洛南县| 波密县| 潮州市| 宁国市| 康乐县| 鹿邑县| 隆德县| 尤溪县| 纳雍县| 修武县|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