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歸來-《神都錦繡》
第(1/3)頁
“衛崗鄉”的酒宴還在進行中的時候,“長安夔國公”府傳出來一片痛苦哀嚎聲……很快,有人出來將府門前懸掛的燈籠替換成了白色的,同時,包括劉仁景在內的數十名全身白衣人,走出國公府,有騎馬的、有快跑的迅速從不同方向離開……
凡對“夔國公”府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久病纏身的大唐開國功臣,爵封“夔國公”的劉弘基已經離開了人世。
同一時刻,“大寶商號”內,馮寶已經命人收拾好了所有東西,就等天亮以后出發回“洛陽”了。
“長安”舉行的“花會”,同樣取得巨大成功,雖不如“洛陽”那么轟動,卻也在各階層之中形成巨大反響,創造出了巨大的收益,經過統計,僅僅第一場兩天的比試,“謫仙館”總共收入了三萬零五百貫,扣除各項費用,以及給其他青樓的分紅,兩天時間,“謫仙館”凈賺了一萬五千貫,幾乎抵得上一個月的收益。
其余各家青樓也沒少賺,除了分紅以外,巨大的人流里,有許多人進不了“謫仙館”,只能去了其他青樓,給他們也創造了比平日好的多的收益。
至此,沒有人再懷疑馮寶提出的“花會”之事,青樓的掌柜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開始準備之后的比試。
馮寶本應該在第一場結束后立刻返回的,然而,他的好學生房元昭加上青樓的掌柜們,死活拉著他要開慶功宴,致使他在“長安”又逗留了三天,剛好遇上了“夔國公”劉弘基去世,這下他又走不成了。
“長安”有夜禁,馮寶的官職也不夠高,自然沒有辦法連夜去“劉府”,只能等到第二日天明,前往劉府吊唁。
劉家和謝巖成為通家之好的事情馮寶是知道的,因此,在謝巖無法及時趕來的情況下,他必須作為謝巖的代表,全程參與劉弘基的葬禮,此乃大事一點馬虎不得。
大唐皇帝陛下李治聞聽劉弘基去世的消息后,下旨為其舉哀,并停朝三日,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的陵墓),謐號“襄”,命人為之立碑。
馮寶并沒有等葬禮全部結束,他在將劉弘基靈柩送入“昭陵”后,即向劉仁實辭行。
劉仁實并未挽留,只是委托馮寶帶了一封書信給謝巖,并說:“家父生前最后的愿望俱在信中,還請馮校尉轉交謝縣男。”
舉手之勞的事情,馮寶當然不會拒絕,與劉仁實說了幾句客氣話后離開劉府。
回到“大寶商號”,整裝待發的隨從們立刻開始忙碌起來,紛紛將需要帶走的物品開始裝車,因為提前收拾過,所以也不復雜,直接往馬車上搬就可以了。
約摸“午時”,馮寶一行終于向東而去。
跟來時相比,馮寶的隊伍里多出了幾張陌生面孔,首先是王禧,其次是房元昭和他的兩個好友,也同樣是“長安城”里的著名紈绔,一個叫蕭越,一個叫杜風,都是勛貴之家的子侄,是不屬于核心成員的那種。
房元昭自從認了馮寶為師后,變化很大,從吃、穿、行等各方面效仿,無論誰都已經認不出他是那個原先油頭粉面的紈绔子弟了,當他對自己父親說要去“衛崗鄉”進學的時候,他爹差點兒以為自己聽錯了,幾經詢問后,還是不相信,最后是親自拜訪了馮寶,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以后才算放心。
雖說在“長安”的勛貴圈子里,并不認可謝巖,更不認為“衛崗鄉”的學堂能夠辦出名堂,但是對房元昭他爹來說,自己就那么一個兒子,與其讓他在城里成天胡作非為,還不如讓他去進學,萬一變好了呢?那可是家門之大幸;如果不好,也無所謂,最壞也不過是現在這樣。
正因為抱著如此心思,房元昭家里終于同意他前往“衛崗鄉”進學了,至于另外兩個人,他們跟房元昭是死黨,同時也受到了馮寶的影響,故而也回家提出了進學的要求,他們在家中的重要性還不如房元昭,兩家家主同樣抱著再壞也壞不到哪去的想法,全都同意了,這才有了他們一起上路的情況出現。
東行不過數日光景,馮寶一行終于抵達“衛崗鄉”境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维西|
融水|
江陵县|
烟台市|
福海县|
托里县|
桃江县|
新密市|
胶南市|
平潭县|
新野县|
咸丰县|
大埔县|
永川市|
渑池县|
莫力|
新平|
临朐县|
诸暨市|
苏尼特右旗|
溧阳市|
衡水市|
遂宁市|
涞源县|
常熟市|
内黄县|
合阳县|
沛县|
桓台县|
惠东县|
济宁市|
历史|
永善县|
科技|
闵行区|
吴川市|
绥阳县|
南投市|
搜索|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