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望日朝參(二)-《神都錦繡》
第(1/3)頁
“陛下理當依律封賞。”褚遂良的回答可謂中規中矩。
“請問褚公,依律當賞幾何?”謝巖問。
褚遂良微微皺起了眉頭,大約他也意識到,十五貫的賞額太低了。
“吾替褚公回答吧,依律,當賞十五貫。諸位,是不是相比較此人的功績來說,太少了呢?”謝巖將問題拋給所有大臣們。
“的確是少了一些,那么請問謝縣男,賞多少合適呢?”一名謝巖不認識的官員忽然開口問道。
他這一問,不僅把問題推給謝巖,也在無形中解了褚遂良之難題。
謝巖道:“此人名喚張猛,若上陣殺敵,有萬夫不當之勇,然其家世代冶鐵,技藝精湛,他先后兩次改進冶鐵工藝,尤其是第二次,通過改進工藝得到類似百煉鋼的鐵料,可使大唐從此再無缺少最優質鐵料之憂,如此功績,似乎無論給予什么賞賜都不為過吧?然,吾聽聞此事后,提出學堂以千貫購買其獨家秘方,并聘請其出任學堂冶鐵作坊管事,他欣然接受,未曾提出其他要求,因為在他看來,售予‘皇家學堂’,等同于獻給陛下,為‘皇家學堂’做事,等同于為陛下效勞,可以說,他得到的,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陛下的恩賞!”
謝巖說這番話,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故意將學堂扯進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告訴朝臣們,學堂是“皇家”的,已經代替皇帝做出了封賞,朝堂之上爭來爭去的,并無多少實際意義。
因為學堂目前并未正式開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那是看不出學堂的意義和作用的,可以說,只要不影響到“太極殿”里群臣的利益,沒有什么人會傻到為了不相干的事去發聲說話的。
昨晚,謝巖明確告訴過皇帝,“懸賞”一事,自己之所以提出來,那就是考慮到用“皇家學堂”名義的便利性,以繞過朝堂上的紛爭,在為大唐爭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不給皇帝添麻煩。
李治當時那可是頗為感動,能辦成事,又不給自己添麻煩的臣子,那可是少之又少,這才有大殿上,他全力配合謝巖的做法。
聽完謝巖的一番話,朝臣們忽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在錢財由“衛崗鄉”出,地位由“皇家學堂”給,好處由朝廷拿的情況下,那豈不是對現有的朝堂格局全無半分影響,若如此,那還爭個什么啊!
所謂的朝堂紛爭,爭來爭去不就是一個利益分配嗎?誰都不想讓出自己的那一部分。現在好了,謝巖提出的法子,等于是將農、工里面的杰出人員,安排到學堂那里,若是連這也反對,那可真是不知所謂了。
先前問謝巖的那官員,腦子轉的最快,他第一時間向龍椅上的李治行禮道:“陛下,既然張猛其人已接受‘皇家學堂’賞賜,朝廷自無必要再議。此外,劉少卿提議‘懸賞’一事,臣以為,僅需稍加改動,亦可實施。”
“如何改動?許卿家不妨直說。”李治道。
“臣以為,‘司農寺’頒布政令,僅需注明,朝廷封賞由‘皇家衛崗學堂’上報即可,至于給多少錢,那就由‘衛崗鄉’自行籌備好了。”
此人之言的核心就是,不提賞金具體數額,而是將事情推給“衛崗鄉”,反正不管出多少錢,都是他們的事,更重要的是,政令由“司農寺”頒布,也就意味著,朝廷收獲名聲,實際上什么付出也沒有。
不可否認,此人提議里,特意隱去賞額,為的就是避免高額賞金給世人一種“以利誘之”的誤導。
但是對于謝巖來說,他要的是一個朝廷的名義,至于其他,那都不是事。
所以,當李治聽了其他一些大臣類似奏請后,問:“謝卿家有何建議?”的時候,謝巖立刻答道:“臣以為可行,望陛下允之。”
至此,朝堂之上,對于“懸賞”一事,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司農寺”以朝廷名義頒布政令于天下,具體的事,由“皇家衛崗學堂”處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普兰店市|
佛冈县|
聂拉木县|
集贤县|
类乌齐县|
桦甸市|
来凤县|
饶河县|
勃利县|
南康市|
达孜县|
宁陕县|
嘉义县|
哈尔滨市|
新乡县|
宁国市|
阳春市|
洪湖市|
石渠县|
西昌市|
德州市|
吉林省|
景东|
石林|
个旧市|
龙里县|
贵溪市|
定州市|
甘肃省|
丹江口市|
眉山市|
新蔡县|
乌审旗|
左贡县|
舞钢市|
深泽县|
兴宁市|
隆林|
宁南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