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大輪被順利安放到水面上后,水邊所有人都讓開了。 接下來,在眾人眼中出現了驚人的一幕:沒有人力去踩踏拉拽,也沒有牲畜轉圈,那個巨大的機械仿佛自己有了生命一般。它在溪水沖刷下,開始順時針旋轉,并發出嘩嘩的聲音。那聲音清脆而有力,如同大自然奏響的樂章。轉速越來越快,最后和流水之速相同,仿佛與溪水融為一體。 而在匠人讓開之后,水輪的另一側也顯露無疑:是一根由齒輪帶動的轉軸,與水輪相連。軸上安有四個彼此錯開的撥板,水激輪轉,也帶動撥板轉動。每當撥板向下撥弄踏碓桿梢頭時,就像是一個人在用力向下踩踏般。那置于轉軸下的四架踏碓便自己動了起來,一起一落地舂搗石臼里的礦石,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成了!” 這一聲呼喊打破了短暫的寂靜,眾人的臉上露出震驚與欣喜。他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這個神奇的機械,不僅是伊蘭智慧的結晶,更是人類對自然力量的巧妙駕馭。它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而在對岸看到這一幕的雙喜和眾工師、工匠,全都驚得目瞪口呆。眼睛睜得大大的,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仿佛水輪帶動的木碓向下砸落,擊中的不是礦石,而是他們的心頭一般,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他們一直以來認為人不可能駕馭利用水力來干活的舊觀念,此刻被親眼所見的事實敲打得支離破碎。那堅固的觀念之墻在這神奇的景象面前瞬間崩塌,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驚嘆。 “如此便能巧妙利用流水之力,吾等怎么從未想到!?”雙喜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慨和愧疚。身為一位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工匠,他歷經無數工程,見識過各種技藝,卻從未往這方面琢磨過。看著那不停轉動的水輪和忙碌工作的踏碓,心中滿是懊悔與敬佩。懊悔自己為何沒有早些想到這樣的妙法,敬佩伊蘭的奇思妙想和大膽創新。 “章令大人神技……” 一群郡工師、工官,還有一位白發老匠人站在伊蘭面前,臉上滿是敬畏之色。立刻戰戰兢兢地要向伊蘭下拜,仿佛在朝拜一位創造奇跡的女神。 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工匠,眾工師們一眼便能看出此物的巨大用處。他們凝視著那不停轉動的水輪和有節奏地起落的碓,心中充滿了驚嘆。只要流水不止,水輪便不停歇,那四個碓便能夠不斷運動,晝夜不息,不知疲倦地為人們的生產助力。 在仔細查驗水碓的力度后,更是驚嘆不已。這水碓發力不亞于一個成年人舉錘下砸,甚至在穩定性和持續性上更勝一籌。而且人得休息睡覺,要吃飯喝水,還可能會偷懶,而連機水碓卻不會。如此一來,一臺水碓,至少相當于十個成年勞力!它的出現,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為人們節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雙喜想得更深。那飽經滄桑的眼眸不停閃爍,望著那奔騰的溪流和忙碌的水碓,心中感慨萬千:“這膠東郡有上千條溪流,天下有數萬條江河,若是此物能夠推廣出去,受澤被的人數亦有數十百萬,又豈會比都江堰……比湔堋少呢?” 雙喜深知水利工程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而這水碓的出現,無疑為人們利用水力開辟了新的道路。 水碓的意義還不止于此。這應該是中華大地上,人們第一次主動去利用水力,將水力轉化為動力。當“人可以利用水力”這層窗戶紙被捅破后,可以想見,各地的工匠們會自發地研究、了解其原理。 他們會被這新奇的發明所激發,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水力的奧秘。水磨、水排等東西都能被創造出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進步。這小小的水碓,就像一顆火種,點燃了人們對水力利用的熱情,開啟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時代。 而作為發明這些神物的伊蘭,在眾多工師眼里,已然超越了魯班。 魯班是傳奇的工匠之祖,其技藝精湛,創造了無數令人驚嘆的工具和器械。然而,伊蘭的出現,如同夜空中突然綻放的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們對工匠技藝的新認知。 伊蘭所發明的水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更是一種對自然力量的巧妙駕馭和創新運用。它打破了傳統觀念中人力與畜力的局限,開啟了利用水力進行生產作業的新紀元。這種超越常規的發明,讓那些經驗豐富的工師們深感震撼。 他們看著伊蘭,眼中充滿了敬佩和仰慕。伊蘭的智慧和創造力仿佛是無盡的寶藏,每一個新的發明都如同打開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她的成就不僅僅在于技術層面的突破,更在于為整個工匠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眾多工師的眼中,伊蘭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桿,一個激勵他們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榜樣。她的名字將與那些偉大的工匠一起,被載入史冊,成為后人敬仰和傳頌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