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來必須要有箓職,畫出來的符才能生效。”李慕玄心忖一聲,但倒也沒怎么在意,在記下所有內容后。 盤腿坐在床上靜修。 很快,三日光陰轉瞬即逝。 授箓儀式當天。 茅山主峰,九霄萬福宮外。 彩旗、長幡飄飛相連,誦經聲回蕩不絕,門人弟子身穿各色規制的道袍,一臉莊重肅穆的走進宮觀內。 而需要授法箓的弟子則統一身著藍色道袍,李慕玄和陸瑾兩人也在其中。 其余人則在旁邊圍觀。 “大個子呢?” “怎么這兩天都沒見到他人。” 陸瑾好奇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半天沒找到張之維的身影。 李慕玄目光則落在宮觀內供奉的牌位上。 茅山的情況有些特殊。 上清派是認魏夫人為祖不假,但茅山還有另外三位祖師。 分別是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這三人又被稱為三茅真君,據說生于漢朝景帝時期,比天師府的祖天師張道陵都要久遠。 當然,是否確有其人不得而知。 只在神仙傳記中記載過。 說得很玄乎。 又是王母授予真經,又是天皇大帝、太微帝君、太上大道君、金闕圣君授予衣冠、玉璽、金鈴、神芝及爵位。 但在歷史中卻沒有過多的記載。 這多半和當時環境有關。 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佛門大舉東入,弘揚佛法的時候。 在世俗王朝不停拉偏架的情況下。 道門都快被打懵了。 因此那時候神仙特別多,而且全是古時候得道成仙的。 通過扶乩、托夢等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以經文來論,也就天師道、太平道、上清派等祖師可以確定為實。 而這三茅真君。 地位上雖然與魏夫人等同,但自身并沒有經文流傳于世。 因此上清派在傳承上,還是以《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為主。 也就在這時。 李慕玄跟隨眾人進到授箓院內。 抬目看去。 他的眼神頓時古怪起來。 只見上清門長修靜老道,身穿一襲黃色法袍,而他左側,是一名不認識的老道,身穿印有寶塔、祥云、日月星辰的紅袍,右側則是身穿紫袍的張之維。 這里的黃袍、紫袍、紅袍同箓職無關。 乃是按照古法。 授箓儀式至少由三位高功主持,分別是傳度師、監度師、保舉師 傳度師負責為弟子傳度開法,著黃袍,監度師負責監督弟子德行,著紫袍,保舉師承擔保舉弟子的職責,著紅袍。 “你怎么在這上面?” 這時,看到張之維,陸瑾瞪大了眼睛,一臉奇怪之色。 “嚴肅點!” 聽到傳聲,張之維面無表情,眼中則閃過幾分玩味。 他好歹是天師府高功,又被賜姓,年紀雖然不大,但在正一派的地位著實不低,主持個授箓儀式自然沒問題。 而這個監度師,也是他費了三寸不爛之舌才拿到手的。 其目的自然是找樂子。 想到這。 他目光看向李慕玄,趁著旁人不注意,擠眉弄眼一番。 “.” 見狀,李慕玄面無表情。 你就笑吧。 遲早有伱笑不出來的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