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能夠入萬歷皇帝眼的一般是些張居正時代的老臣,就比如蹇達、李成梁之類,而此時年輕的熊廷弼也是入了萬歷皇帝眼的人物。所以此君雖然只是一個巡按御史,但歷史上一到遼東就是口含天憲。
之前東林黨以及宋一韓這些御史怎么彈劾李成梁,萬歷都不予理會,而熊廷弼調查之后,向京城奏報“李成梁罪可至死”,李成梁很快就被撤職了。這固然有寬甸六堡撤防之事傳開,京城震動,萬歷皇帝必須給個交待的原因,但也顯示萬歷對于熊廷弼的奏折顯然比起其他黨派官員的文書更加信任。
后來熊廷弼的表現也很可以證明他是萬歷的人,薩爾滸之戰大敗的時候熊廷弼正在擔任河南道監察御史,被加了一個大理寺丞的銜趕赴遼東慰問。
這都十幾年過去了,熊廷弼還是個監察御史,大明兩京十三省有監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此職位官階不過七品,熊廷弼卻能在危難之時被委以重任,明顯看得出是萬歷皇帝有意為之。至于所加的大理寺丞,就是臨走時給熊廷壁抬官用的。
就這么一個火線派來的監察御史,熊廷弼趕到大敗之后的遼卻能直接逮捕逃跑的州府官員、斬殺逃將穩定軍心,將遼東經略楊鎬解送京城下獄,把遼東總兵李如柏調回京城,全面接管遼東屯兵筑城事宜……這些臨危處置的事情,如果背后沒有萬里皇帝撐腰,他一件也做不下來。
等萬歷皇帝一死,明光宗即位,熊廷弼的遭遇也能證明他是萬歷的人。
萬歷死訊傳來,哪怕熊廷弼當月還成功擊退了趁著國喪前來攻打沈陽的努爾哈赤,熊廷弼還是立刻被押解進京,而被抓的原因就是幾年前被熊廷弼押送京城的楊鎬家人告發熊廷弼貪污――這報復性簡直不要太明顯。但熊廷弼卻因此被三黨的文官聯合上書彈劾,直接下獄。
此時熊廷弼說話,萬歷皇帝肯定是愿意聽的。
至于熊廷弼會不會支持《守遼策》,王文龍認為概率很大。
《守遼策》雖然出自于孫承宗歷史上防守遼東的思想,但孫承宗防守遼東的做法其實也是從熊廷弼處學來,原歷史上熊廷弼經略遼東時就提出了“三方布置策”、“以守為主”,其中的所謂“三方布置”,指的就是廣寧防線,登遼海運,遼陽防線。
這一套守遼思路,根子就是從熊廷弼處發端的。
熊廷弼此人出了名的脾氣壞,眼里容不得沙子,也是因此才不愿意加入各個黨派。他和楚黨走的稍近,那是因為熊廷弼就是湖北人,歷史上萬歷一死,三黨聯合彈劾熊廷弼下獄,楚黨也沒有出來為這個老鄉說一句話。
王文龍能成為熊廷弼的朋友,其實相當不容易,如果不是王文龍小說寫的好,兩人多半也就是點頭之交罷了。
所以說人脈重要,王文龍這樣的萬金油式人物,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什么權利都沒有,然而在京城卻是誰都說得上話。背景實力遠比許多人想象的要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