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三個判斷-《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王文龍點點頭,囑咐車夫走的慢些,別讓兩人跟丟了。
皮島在寧遠也有產業,王文龍居住的宅子就是皮島辦的一個貨場,王文龍來的時候,順便還帶了全套的油印設備。
何可綱和黃惟正走進宅門,就見里頭亂哄哄的一群文人正卷著袖子印講稿,黃惟正和何可綱都沒有見過油印機,站在一旁看了會兒稀奇,王文龍便在邊上為兩人講解油印的過程。
黃惟正聽著聽著疑惑道:“如何這么大一股酒味?”
王文龍道:“油墨的成分復雜,含水量不低,在過于寒冷的地方容易結冰,必須要拿燒酒調和,才能保證流動性。”
黃惟正笑道:“原不知印刷之中還有這許多門道。”
一旁的王化貞笑道:“這種摻酒的油墨還是建陽發明的呢,便是油墨中所用的酒精,也是我們自己的作坊生產的。”
古藤堡油墨在中原的冬季會嚴重凝結,甚至無法使用,這也是王文龍到本時空才發現的現象,嘗試了許多方法,最后還是加酒精最有效果。現在他手下的油墨作坊往淮河以北供應的油墨都是摻了酒精的版本,小冰河期的遼東溫度太低了,適應華北的油墨比例放到遼東還會結冰,就只能再往油墨里摻酒精。
為此王文龍早在幾年前就讓毛文龍在金山衛籌備了個小小的酒精作坊,專門生產配置油墨所需的高純度酒精。
何可綱是個好酒之人,聞言好奇道:“聞著這酒勁十分撲人,不知摻入墨中的酒是什么樣子?”
“我讓人拿給你看看。”王文龍轉頭便讓工人舀一勺酒精過來,作為防凍液的酒精有八十多度,根本喝不了,王文龍一個沒攔住黃惟正便蘸了一滴放入口中,頓時被辣的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