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文龍有些驚訝的問:“這可是李總兵請職?”
趙楫點頭:“這是自然,李如柏貴為總兵,若非寧遠伯發話,何必勞師前往寬甸駐扎?!?br>
“那……李總兵要這個職位做什么?”
趙楫搖頭道:“多半還是心有不甘吧……建陽當知道,坊間傳聞所謂努爾哈赤與寧遠伯之事并非真實?!?br>
王文龍聳聳肩表示沉默,又好奇問:“趙大撫,您和蹇都督兩位……”
趙楫看了王文龍一眼,苦笑道:“老夫還死不了,這屆巡撫總能干完,蹇都督那里,雖圣上多半不會責罰,但蹇都督是個血性人,唉……”
李成梁、趙楫、蹇達三人在寬甸六堡一世上的結局和原歷史沒什么不同。
李成梁雖然失去遼東總兵的職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家依舊是遼東一等一的豪門,想要敗落,還要等十幾年的時間,重新加強寬甸六堡一帶的防守,也得需要李成梁的協助,畢竟當年寬甸六堡的防御就是李成梁帶人組建起來的。
趙楫臉皮厚,對于言官的攻擊置若罔聞,原歷史上哪怕犯了寬甸六堡撤防的大錯,卻已經硬著頭皮做完一屆遼東巡撫,甚至后來還升了官,以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的高位安然退休。
這其實都是有萬歷皇帝在背后保護,萬歷把這三人丟出來堵言官們的嘴,背后能幫的則還是會幫一把,連熊廷弼給皇帝寫的勘劾趙楫的折子,萬歷都直接壓下。
惟獨蹇達則是個血性人,老都督實在受不了言官對他的辱罵,原歷史上就在萬歷三十六年直接卒于任上。
只能說蹇達是個好官,可在這樣國家大事的決斷上并不能因為人品而改變立場。
“寬甸六堡之事這便定下了?”王文龍問。
“已經出手,自然定下,”趙楫道:“李如柏親守寬甸,日后那就是寧遠伯家將的防區,難道還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落個看守不嚴之罪?”
王文龍笑道:“如此也算皆大歡喜了?!?br>
有了職位就會在相應位置上形成利益集團,以后想丟都難得丟了。
原歷史上明末遼東人說起寬甸六堡,都認為放棄此地是個大錯誤,如果沒人宣傳,普通百姓哪知道這種家國大事,而給百姓們不斷科普這概念的就是后來所設立的寬甸參將。
不宣傳寬甸的重要性,怎么讓人重視寬甸參將這個職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