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等,我能不能自己去塑造一個? 自然形成的域百倍、千倍、萬倍于我自身的場域。 但如果我直接改變地形,以山峰、山谷、河流等等,再輔以各種元素材料。 我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借自然之力,在大地上形成這樣一個龐大場域。 形成這樣一種.儀式場?” 方白沒有猶豫太多,直接控制投影開始嘗試起來。 本體這邊先是收起藤蔓細絲,暫時將其編織成一條十余米長的細繩,將其放到一邊 這其實已經是一件天然的傳奇級精神裝備了。 清目藤本身就是如此神奇。 不過方白作為一個鍛造師自然不會滿足于此,慢慢來。 其實,方白這段時間觀看場域還有另外一個發現。 那就是大場域也是由小場域組合構成的。 泥土、雜草、樹木、濃郁的土元素、金元素、水元素等等,各自的場域互相交織,最后形成了龐大的山峰場域。 巖石、沙礫、魔獸、濃郁的土元素、火元素等等,各種場域互相交織形成戈壁場域。 沒有任何一處的場域是完全一致的。 山峰、山谷、戈壁、河流、湖泊,一種又一種場域,甚至包括方白自身的場域全部交織在一起,無比融洽協調,最后形成浩大的大地場域。 天空中,雨云場域、雷霆場域、大氣場域,一種種場域又互相交織形成天空場域。 大地場域與天空場域互相交錯,過渡、融合,又化作浩大無邊,根本看不到邊界、看不到盡頭的天地場域。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方白雖看不清、也看不到盡頭,但卻能從中感受到天地蘊含的力量。 這時,再睜眼去看內空間,方白只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互相獨立、無比突兀的小領域。 泥土、巖石、水流、靈藥,各有各的場域,雖談不上針鋒相對,但卻也互不相容。 而方白費盡心思的引導循環之下,場域和場域雖然看起來融洽許多,但卻距離形成整體的大場域還遙遙無期。 方白明悟了許些,模仿著、參考著、調整著。 不一會,整個內空間再去看就顯得協調、融洽了許多。 不過,具體形成一個整體儀式場還是遙遙無期。 那需要時間的沉淀與磨合,又或者強而有力的整合與統御。 方白的大型儀式場知識還是過于薄弱了些。 接觸到場域、了解到儀式場也不過才這寥寥幾天,放在幻想空間內也不過才過去十來二十年,刨除研究其他項目的時間,他真正對儀式場、場域的研究也才寥寥幾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