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的確是湯大爺說的那樣,涼粉在這一片是傳開了,兩個銅板就能買到一碗清涼的新吃食,不澆紅糖水能吃,澆了紅糖水還有另一種味道,談不上驚為天人,但好就好在一個新奇,街坊們花點小錢嘗個新鮮也是舍得的。
于是李平安他們剛一來到,就被里三層外三層的圍了起來,有昨天買得少覺得確實不錯今天多買些的,有昨天沒買到被家里孩子鬧得煩的,更多的是昨天沒趕上聽街坊說起的……
依然不到一刻鐘,五桶涼粉一百斤出頭,就被賣光光了,還有許多街坊沒買到的,不同于張小山和李東的滿臉喜悅,李平安痛并快樂著。
不愧是商業氛圍濃厚的縣城,市井小民都這么舍得花錢的!
可惜今天的產量已經接近他們幾家的極限了,僅憑他們幾家如果還想提高產量,那晚上就不用睡了,通宵達旦地干才行。
必須要盡快把村里人都組織起來,能掙卻沒掙到的錢就是血虧??!
跟沒買到涼粉的街坊們道過歉后,李平安看到湯大爺坐在自家門檻上微笑的看著他們,也揚起笑臉走過去誠懇地道謝:“真是太感謝湯大爺您了,要不是您家幫忙宣揚,我這兩天也不知道能不能這么順利。”
湯大爺擺擺手,“還是你們的涼粉足夠新奇,而且也好吃??上КF在入秋了,也就圖個新奇了,要是三伏天,你這涼粉說不得更好賣,能賣得更長久?!?
李平安暗暗點頭,畢竟平常人家舍得買紅糖的也是少數,他估摸涼粉這個買賣,頂多也就火熱一個月,等到九月秋收結束后,天氣轉涼了再叫賣的話怕是就沒那么好賣的,到時候出貨量占比大的還得是聚味閣這些酒樓食肆。
能去酒樓食肆吃飯的人基本上是不差錢的,點上一碗澆了熱紅糖水的涼粉,吃到胃里倒也不會覺得涼。
不過李平安不是來跟湯大爺討論這些的,他誠心是要感謝湯大爺,也不只是口頭說說,“不瞞您老,我家是從湖州逃荒過來的,在逃荒前,我家也是做豆腐買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