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個……我記得以前你從來不會在假期前趕作業的,今天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嗎?”
在張萌的印象當中,莫依夏一直是個與世無爭的躺平選手――
她不知道這樣形容恰不恰當,只知道對方每天上學就跟打卡上班一樣,上課就杵著下巴聽講,下課就獨自看著窗外休息,一直都是這樣。
體育課同樣按部就班,做操不慢拍,跑步不掉隊,體測成績維持在及格線以上,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找個地方坐著一動不動,一直到下課前集合為止。
至于坐哪里要取決于當天的天氣,如果天氣好一點就坐在草坪上曬太陽,而如果天氣炎熱,那就會坐在樹蔭下乘涼。
張萌很好奇莫依夏坐下后會想些什么,既不看男生打球,也不聽女生說笑,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如果有同學招呼她幫忙撿一下球,她也會起身把球撿起來丟回去,然后重新坐下看著遠處出神。
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莫依夏是一個有點喜歡偷懶的女孩――這樣的形容或許還是不太恰當,但張萌的確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
就比如每天的作業,老師要求把作業做到哪對方就剛好做到哪,不會少寫一頁,也絕對不會多寫一頁,做完就收工,即便明知道那些作業早晚都要做,她也沒有提前往后做的心思。
而且除非是自習,否則她絕不會用任何上課以外的時間做作業,張萌曾好奇地詢問過原因,而莫依夏的回答很簡單,因為下課是休息時間,休息時間不該用來做作業。
然而很顯然,她眼中的“休息”似乎和其他人所認為的休息不太一樣,她所謂的休息就是看著窗外發呆,無論是明星八卦還是各科成績,乃至于女生偶爾會在私底下探討的戀愛話題,張萌從來沒見過莫依夏對任何事物抱有興趣。
總而言之,如果把每個人的生活比喻成一條河流,那么其他人的河流是會時常產生波瀾的活水,而這個女孩的生活則像是一成不變的死水。
不存在波瀾,也不追求波瀾,所有心思全都隱沒在平靜無波的湖面之下,即便湖水清澈到能完全看到湖底也看不真切,因為湖面一攪就碎。
然而就在今天,那絲波瀾似乎出現了。
張萌實在難掩心中的好奇,又擔心莫依夏不愿意回答自己。
“你覺得會是什么特殊原因?”
好在莫依夏雖然依舊低頭做著試卷,但似乎對這個問題提起了些許興趣,口中發出淡淡的聲音。
這是她一貫以來的說話方式,通常并不會直接回答其他人的問題,而是會用反問的方式把問題拋回去,偏偏還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這就使得她看似并不拒絕和人交流,但卻很少展露出真實的想法。
大多問題都被提問者自問自答了,她只需要給出棱模兩可的回應就足夠了。
或許這就是莫依夏看起來并不難相處,實際上卻給人一種若有若無的疏離感的原因吧……
不過盡管如此,張萌也足夠興奮了,愿意說話就說明莫依夏并不避諱談論這個話題,這樣一來她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猜了。
“我想想,特殊原因嘛……”
她當即發散思維,用筆輕輕敲著自己的額頭,試探道,“應該是你假期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吧,而且還是那種不想中途被打斷的事,所以不想讓作業影響到的興致?”
這一點并不難猜測,正如她自己經常會為了能夠在假期無所顧忌地大玩特玩而提前完成作業一樣,莫依夏當然也會為了某件事事先掃清一切阻礙。
“然后呢?”
莫依夏對此不置可否,停頓半秒,不緊不慢地問道,“你覺得這件‘重要的事’是指什么呢?”
依舊把問題拋了回來。
張萌有些犯難,如果是其他同學的想法,她或許還能試探性地猜一猜,但她一點都不了解莫依夏的興趣愛好,甚至連對方有沒有“興趣”這種東西目前都還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一時實在沒什么頭緒。
而面對她的苦思冥想,莫依夏既沒有給出任何提示,也沒有催促她快點猜,只是一言不發地繼續做著試卷。
張萌當然不會就此放棄,既然不清楚莫依夏的興趣,那就干脆從“波瀾”本身入手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