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良師益友(下)-《乾陵閣錄》
第(2/3)頁
傳聞的真實性有待考究,婠一個外地人士,只知道慕名而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眼尖的商人看上了這個商機,開始在樹下擺起了茶攤,供游人歇腳品茶。日積月累,茶攤變成了茶肆,茶肆變成了茶樓,現在不僅提供茶水點心,還提供午膳和晚膳,味道甚合婠心意,一來二去便成了常客。
踏進茶樓,小二熱情的迎上前來:“學士,今日還是老樣子嗎?”
“是的,另外再加點菜,東坡肉和文山雞丁,再來份酸棗糕和清酒。”婠熟練的點完菜,就跟著小二往角落的一張客桌走去。
小二麻利的用肩上的搭肩布抹了抹桌椅,轉身去附近的碗柜上拎過一壺茶來,給婠和陳宥斟上:“學士稍坐,品一口羅漢茶,我去催催菜!”便順勢離開了。
等菜的空當,兩人自然隨意的聊著成長軼事,求學趣聞,甚是投機。出乎陳宥的意料,他竟比婠年長兩歲,上午把婠稱為“師姐”,竟把人家給叫老了。
一盞茶的功夫,菜品一一上桌,婠象征性的夾了一口雞丁,陳宥便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就吃掉了三碗飯,沾了一嘴油。直到打起了飽嗝,陳宥才意識到失態,不好意思的摸摸頭,直夸菜品好味道,吃得好飽。
婠把酸棗糕往陳宥面前推了推,并給他倒上一杯清酒:“吃塊酸棗糕解解膩,輔茶輔酒,另有一番滋味。”陳宥夾起一塊放在嘴里細嚼,再抿上一口清酒,頓覺喉嚨里的油腥似被一股酸甜清爽的泉水給化開,柔和地落入腹中,不自覺的又打出個飽嗝來。
酒足飯飽,天色漸暗,婠結完賬,與陳宥徐步返院。
金秋十月,氣溫隨著天色漸降,變得涼爽宜人,兩人一路有說有笑的走著。經過一日短暫的接觸,兩人已對對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婠欣賞陳宥的一點就透,機敏睿智;陳宥欽佩婠的文武雙全,傾囊相助;彷如良師益友,相得益彰。
更難得的是,兩人年紀相仿,出身相似,非王公權貴,又同守齊家治國之心,志同道合,甚是投緣。
不覺間,兩人已行至中書院附近街巷,夜幕下依稀可見中書院的圍墻和籬笆,對味道甚為敏感的陳宥吸吸鼻子,在清涼的晚風中嗅到了一股肉湯的鮮香。
“唔,好香的肉湯……”陳宥小聲嘀咕了一句。
“什么?”婠一臉疑問,“晚膳沒有吃飽?”
“吃飽了,只是這湯味鮮香,你沒有聞到嗎?”
“沒有……”婠深吸了一口氣,隨即表示否定,“現在已在中書院附近了,返院也無事,不如你帶我去找找這鮮香的肉湯?”婠對陳宥的嗅覺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
陳宥沒有言語,閉目感受了一下風向,便迎著風往前走去。
在街巷中穿行,陳宥可以嗅出這股鮮香越來越濃郁,甚至伴有些羊膻味,他就知道離目標已經很近了。果然,在繞過一排民宅后,一面紅底黑字的招牌旗出現在兩人眼前,通過宅內透出的光亮,旗上“羊肉湯”三字清晰可辨。
“就是這了。”陳宥很篤定地對婠說,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宅前。
宅內前院一側,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正手握一柄鐵勺,輪番翻攪著面前兩口大鍋里的肉湯,陣陣熱氣從鍋中騰騰而起,消隱在空中,隨著夜風飄散而去。院內零星分布著些人,或蹲或坐,像是食客,都專注的捧著碗在吃肉喝湯。
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端著碗在食客間穿梭,清涼的晚風也拂不去她額頭上因為忙碌而滲出的汗珠。她抬眼看到門口的陳宥和婠,急匆匆的上前來招呼:“客人來碗羊肉湯嗎?祛寒除濕,濃郁鮮香,我爹的拿手好菜!”五官標致的臉上露出驕傲的神色。
陳宥看看身邊的婠,發現婠也在看著他。“喝一碗唄?”婠搶先發話,這會兒她對陳宥這狗一樣的嗅覺佩服得五體投地。
“兩碗凈湯,一碗蘿卜羊肉。”陳宥按大鍋邊上的水牌點下了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凌海市|
禹州市|
邛崃市|
巴楚县|
嘉荫县|
甘德县|
南安市|
邹平县|
岐山县|
阿图什市|
纳雍县|
互助|
建湖县|
淮北市|
五指山市|
江油市|
渝北区|
勐海县|
江川县|
景泰县|
仁怀市|
上高县|
芦溪县|
榆社县|
山西省|
海兴县|
谢通门县|
张家川|
额敏县|
叶城县|
龙州县|
天气|
晋宁县|
阿坝|
留坝县|
东兴市|
大同市|
蓝山县|
武城县|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