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瞞天過海之計(下)-《乾陵閣錄》
第(3/3)頁
潘岳亦騎馬隨行,城中許多不明就里的百姓尾隨圍觀,指指點點。
接近城南茶樓,潘岳示意押送官停下腳步,掏出了中書院的告示。中書院的告示里羅列了崔挽風的罪責,以及一些固國撫民的官話,意在昭示命案緣由,穩(wěn)定民心。潘岳的宣讀引來了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群。
這個時候,本就昏昏沉沉的崔挽風站在陽光下,只覺得一股氣血直沖腦門,鼻腔里濕漉漉的似是流出了鼻血。他意識到時機已到,腳下一軟,在人群面前轟然躺倒。
人群發(fā)出一陣驚呼,打斷了潘岳的宣讀,押送官也因為事出突然而慌了手腳。
潘岳倒是冷靜,趁機對著人群說道:“此犯也是罪有應得,各位父老鄉(xiāng)親請放心,襄國治下,決不容禍國殃民,草菅人命之輩橫行跋扈!這便是下場!”
人群的聚集早已驚動了巡防的御林,現在囚犯突發(fā)狀況,巡防營更是在潘岳的“及時”指揮下,疏散了人群,將崔挽風轉送至巡防營安置。
潘岳對押送官說:“事出突然,犯人由鄙人暫時接管,你等可先回刑部復命,晚些鄙人會親自拜會刑部尚書,說明情況!”
押送官剛接手囚犯不久,城還沒出就鬧了幺蛾子,正擔心被刑部問責之事,現聽說潘岳要主動擔下這個責任,那可是求之不得,當即將枷鎖的鑰匙交予潘岳,迅速離開了是非之地。
經過這一番折騰,崔挽風如陳宥所愿落到了巡防營的手中,計劃已成大半,主動權亦從李玄忠手中滑落。
當晚,京城上下便把崔挽風的事情傳開了,而且經過層層轉述和發(fā)酵,已經變成了“官府嚴懲驛站命案兇徒,此人在城內毒發(fā)暴斃!”
動靜鬧得如此之大,衛(wèi)驍有些慌,畢竟“毒發(fā)暴斃”一說,可是跟他息息相關的。他再次來到相府,找他的明公問策。倒是苦了那幫在城外埋伏的人手,暮色低垂,非但沒有等到崔挽風,還被蚊蟲擾得夠嗆。
“衛(wèi)驍啊衛(wèi)驍,老夫讓你下料,不是下死手啊!本來可以在城外悄無聲息的行事,現在給你搞得滿城皆知,如何收場?”李玄忠砸著手,劈頭蓋臉的問道。
“明公,微臣確實只是添了些腹瀉乏力的料啊,市井傳聞切不可輕信。何不找御醫(yī)去趟巡防營,一探便知!”衛(wèi)驍很無辜的辯解著。
“找御醫(yī)?衛(wèi)主事,這可是囚犯吶!何德何能請得動御醫(yī)啊!去巡防營?現在街頭巷尾多少雙眼睛等著盼著看熱鬧,讓丞相現在去巡防營,落人話柄嗎?”駱師爺一一駁斥了衛(wèi)驍的建議。
“駱師爺言之有理,現在爭這些沒有意義了!”事已至此,雖然過程有些變數,但是只要確認結果是李玄忠想要的,亦無妨,“駱師爺,先把城外的人手撤了吧,另外找人盯著巡防營,有什么動靜馬上報給老夫;衛(wèi)驍,你去查問一下崔挽風是否確實食用了你準備的食盒,老夫尋機探探潘岳的口風。”
李玄忠既已發(fā)話,駱欽文和衛(wèi)驍只得各自領命辦事。起碼此時此刻,李玄忠還是對自己的“雙保險”滿懷信心的。
城外的人手埋伏到了戌時時分,才接到撤回的消息,怨聲載道;而衛(wèi)驍這邊,也通過伙夫輾轉找到了獄卒,得到了崔挽風確實將食盒一掃而空的消息,并且得知潘岳幾乎全程未離開過崔挽風。
“雙保險”的消息匯集至李玄忠處,已是亥時時分。李玄忠心里這塊懸著的石頭并未完全落地,因為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潘岳。但矛盾之處在于,僅憑龍淵閣的一名金牌校衛(wèi),就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破壞掉整條計劃鏈,令李玄忠難以置信!其中必有高人點撥,難道是婠?
探潘岳口風一事,迫在眉睫。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乌什县|
翁牛特旗|
奎屯市|
安化县|
白银市|
姜堰市|
大关县|
鲁甸县|
叙永县|
曲松县|
麻阳|
新和县|
昆明市|
桑日县|
龙州县|
蒙自县|
隆昌县|
鄄城县|
孝昌县|
克山县|
江源县|
清镇市|
横山县|
宜昌市|
盘山县|
新兴县|
贵港市|
镇宁|
水城县|
洪泽县|
金川县|
海兴县|
民权县|
巴青县|
安徽省|
泽库县|
霍山县|
德阳市|
嘉峪关市|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