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723年2月15日,云川(今印度西南科澤科德市) “看什么看!一群賤民,趕緊的,將船上的貨卸完。” 幾艘來自北方的商船陸續停靠于碼頭泊位上,附近搬運貨物的苦力們停下了手頭上的工作,直起腰來,好奇地看了過去。有大批的到港客人正在下船,其中還有不少頭罩面紗、身姿曼妙的女子,不由盯著多看了一會,此舉立時招來了監工的大聲呵斥。 這些沒見識的下等人,看到什么事務都覺得很新鮮!在這碼頭,哪天沒有一艘兩艘船到港,一個個都如此漫不經心地干活,讓齊國老爺看到了,定然會惹得他們不高興。 再者而言,平日里抵達此處的船只,要么是運輸各種貨物的商船,要么是巡視海岸的齊國戰艦,登岸的人員也多為一些粗魯的水手和威武的大兵,哪里會有什么女人 那么,顯而易見,今日抵港的女人一定是齊國的客人,是萬萬不能冒犯的。 碼頭上做工的苦力,也是一群可憐人,膚色黝黑,佝僂著腰,蹙著眉頭,將吊桿卸下的貨物,一件一件地再搬運到貨運馬車上,片刻不得閑。在遭到監工的呵斥后,他們一邊搬貨,一邊小心翼翼地偷看著那邊到港的客人,似乎害怕自己稍微表現出那么一絲不恭敬,就會遭受棍棒毆打。 在云川港,監工虐待毆打苦力并不是什么新聞。棍棒毆打是家常便飯,吊起來不給飯吃都屢見不鮮,苦力們的日子遠沒有鄉下村社那么好過,但唯一的好處就是,在不犯錯的情況下,可以吃飽飯。 不過,虐待苦力的“兇手”主要是最早歸附齊國的當地土著,港口內齊國籍管理人員和護衛人員甚少參與,他們只關注碼頭的工作效率和基本的安全秩序。 這些苦力除了少部分是因為作奸犯科被云川城地方法庭判處苦役外,大多都來自內陸腹地無地農民和戰爭沖突的難民。 云川城目前下轄兩個區域,南城是新城,也是核心地帶,是齊國于四十多年前,吞并科澤科德王國后,以最早建立的商站為基礎擴建而成。木材加工廠、建筑材料廠、碾米廠、磨粉廠、榨油廠、椰干加工廠、造紙廠等十余家初級工業企業和大量商業設施都開辦在這邊,有著大概兩萬多人口。北城是原先科澤科德王國都城所在,居住著五萬余當地土著,喪失了統治權的國王仍被允許保留國王頭銜,但其“統治區域”僅限于王宮,受齊國派駐于此的政務官監視和管制。 每年印度商社都可以在這里收獲大量的糧食、木材、胡椒、小豆蔻、椰子等初級農產品。這些商品除了自用,還大量銷往波斯、阿拉伯,以及非洲、歐洲等地區。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印度商社擁有的印度西海岸地區的貿易獨占權。該商社從國內采購或轉售大量日用品、棉紡織品、五金制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蔗糖、茶葉,裝船運抵印度西海岸進行銷售,然后再在當地采購胡椒、咖啡、礦產、靛藍、硝石、椰干等商品運回國內,再賺一筆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