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一章 長安行(一)-《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第(1/3)頁

    7月9日,大興火車站。

    在齊國,每年都會有無數的書籍和專著刊發,為國內眾多普通民眾帶來豐富而多樣的文化和知識,有效促進了國內的“精神文明”建設。

    另外,全國各地盛行的報紙和雜志也是繁盛的文字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齊國,目前已經約有六百多種定期發行的報紙和刊物。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類刊物還以每月數十份的速度繼續增加。

    皇室、內閣、官員、學者、詩人、專家、著作者和記者每日都會向報紙提供各類新聞素材。雖然大興每日發行的報紙種類數量不如北方的建業,但憑借臨近首都的優越地理位置,發行的各類政治大報卻頗具最高權威性和及時性,再加上東部地區密集的人口規模,在發行總量上是要遠遠超過建業報業的發行量。

    此前,報紙審查和監督的主管部門為民調處。但隨著國內報業的迅速發展,民調處在反諜的同時,也難以繼續承擔此項越來越繁復的工作。紹寧五年(1690年),內閣將新聞審查和監督的職責賦予新設立的新聞管理署,專司新聞宣傳和審核管理。

    《每日政事》、《漢洲新聞》等幾份大報的發行量超過三十萬份,就連《大興時報》以其16——24對開版面,發行量也達十余萬份,行銷周邊數個府縣。

    當然,在齊國各地還有諸多小報,它們只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報道國外的消息,其報道重點是各省各市的地方新聞,大多是簡短的“瑣事”,以及幽默的故事和可笑的廣告,很少有長篇刊載其中。

    除了各種日報以外,各地創辦的特色周刊也深受讀者的青睞,為首的當屬大興發行的《觀天下》,對國內及世界各地發生的重要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和介紹,讓讀者足不出戶,便能弄清楚各類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未來趨勢走向。

    《東部周刊》、《觀察報》、《天下志》、《文學周刊》、《話本》等報刊,主要是因其文學內容而出眾,故而,也獲得了大量的讀者積極購買。

    依賴于齊國長達數十年的義務教育,齊國民眾的識字率已超過75%,遠遠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在這種環境下,許多齊國人也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通常會以一份報紙或者一本周刊,來打發一段簡短而無聊的時光,可以說,報刊在齊國民眾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

    許多報紙除了吸引職業作家發布內容外,還會邀請眾多文學和科學名人在日報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大大提高它們報刊的聲譽和知名度,以達到擴大發行量的目的。

    至于各類報紙的銷售,除了在城市繁華熱鬧的街邊小攤外,火車站是一個最為重要的“發行點”。站臺外,候車室內,甚至就連火車月臺上,都有不少兼職的報童,穿梭在一列列停駐的火車兩側,大聲地叫賣。

    考慮到從大興至長安有近三個小時的旅程,李延良蹲在一個報童身邊,準備買上幾份報紙,以打發途中無聊的時光。

    “這位長官,你若是旅途不遠的話,不妨買一份《話本》吧。”那名報童熱情地介紹道“這份刊物最近在連載秦國傳來的志怪《聊齋志異》,每一個故事都特別引人入勝,而且不是章回形式的,不會把懸念留在下一期刊物上。”

    “志怪?……不感興趣。”李延良搖搖頭,說道“給我一份《每日政事》,還有這份《觀天下》。”

    “好嘞。”報童快速地將兩份報紙抽出來,遞給李延良,“《每日政事》兩分錢,《觀天下》三分錢。”

    李延良一手掂著行李,一手拿著報紙,隨著檢票的旅客,緩緩向火車站臺走去。

    “……長官好!”

    一名從后面奔來的旅客可能是為了趕時間,不斷地撥開前面的行人,快速地向前行進,卻匆忙之中,不小心撞到了李延良。他有些惱怒地轉頭看去,發現竟是一名皇家禁衛軍宣節校尉(少校)軍官,隨即,立時斂了面容,向對方敬禮問好。

    “抱歉,抱歉。”那名禁衛軍宣節校尉輕輕拍了拍李延良的肩膀,笑著說道“跟家人在站臺約好會面,時間稍稍趕了一點。”

    “長官,卑職無礙。”李延良應道。

    “你這是去長安?”

    “卑職奉命前往陸軍總部述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吉木乃县| 宜川县| 建昌县| 长寿区| 长治县| 新干县| 札达县| 博野县| 林西县| 筠连县| 改则县| 房山区| 扎赉特旗| 文登市| 乐陵市| 尚义县| 屯昌县| 内乡县| 泰安市| 台前县| 东台市| 九龙城区| 营山县| 闽侯县| 白银市| 甘谷县| 平昌县| 延川县| 浦城县| 合阳县| 永吉县| 雅安市| 泽普县| 增城市| 成安县| 建宁县| 汝城县| 靖远县| 临西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