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后世,曾有一句非常文藝清新的話語“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如今燈火通明,萬里可聞百年,又能念幾人心?” 首次乘坐火車的中二文藝青年弗里德里希王子若是聽到這句頗具意境的東方語句后,一定會為此感慨萬分。興之所及,說不定會將這句話稍稍改動一下。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如今鐵路飛馳,瞬息可至,咫尺天涯亦可立見摯愛之人!” 弗里德里希王子在抵達桂州火車站準備前往長安,第一次見到趴俯在鐵軌上長長的火車時,內心充滿了好奇和驚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登上火車,看到專用包廂里有柔軟的床鋪和舒適的皮椅,還有專屬的衣柜和櫥柜,墻壁和地板上都是板狀的木料,還貼上了一層華貴的絨布。 弗里德里希王子十分吃驚,包廂的地板上竟然是鋪著名貴的波斯地毯,一側的窗戶邊上掛著淡紫色的密絨窗簾,下面吊著漂亮的流蘇,幾案上面提供了熱飲和點心,以及十余份報紙和書刊。如此精致而周到的服務,讓他想起旅途中所入住的那些豪華酒店。 火車啟動后,他感覺到車身輕微地顛簸,那是因為輪子在鋼軌上滾動。 火車行駛途中,他看到了一片片無邊的草原,林海和山川。窗外的田野上有風車和田地里的農夫,還有三五成群的牛羊,農人們頭頂著草帽,用心地耕作著,對鐵路上駛過的火車視若無睹。 與鐵路伴隨的公路上,有疾馳著的馬車和騎馬的騎手,一個個像畫卷上的人物,緩慢消失在視線中。不過,這樣的風景不能持久,因為火車時速越來越快,風景也隨之瞬間溜走。 弗里德里希王子突然感到有些害怕,這般飛馳的火車會不會在急速中脫離鐵軌,沖入無邊的曠野,繼而造成可怕的翻車事故。 而且,火車在駛入戈壁和荒漠后,大地仿佛變得無限寬廣,目之所及,除了蒼茫的原野,只有兩條平行的鐵軌向前方無盡的延伸,給人以無法預料未來道路感覺。 但是,他覺得這次乘車體驗是一種全新的感受,火車的速度讓他想到了原野上奔馳的駿馬,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鳥兒,將他的身心飛快地帶往遠方,這是他遠離家鄉后的又一次奇妙經歷。 甚至,他還覺得,乘坐火車飛馳在漢洲大陸上,也許是他人生中最壯觀和最精彩的一場旅行。 聽說,齊國目前在漢洲本土就修建了四萬五千多公里的鐵路,可以說是除了內陸荒漠地區,基本上覆蓋了本土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建制縣份。 僅在最近十年時間,齊國就修建了一萬余公里鐵路,并向海外領地擴展,使得整個漢洲大陸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密集鐵路網,為這個國家的人員和物資流動,提供了最為快捷和便利的交通方式。 在這個世界上,火車出現之前,人類可以移動的最快速度為馬的奔跑速度,即每小時約六十公里左右,但這個速度并不能持久,而火車的出現,則將這個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是的,隨行的齊國人言之鑿鑿地說,他們最新研制的火車,速度最快可達每小時130公里,只要蒸汽機運轉良好,有充足的煤炭和水,在理論上,火車可以永不停歇地奔馳行進。 如果說商業是工業化齊國的血液,那么鐵路就是齊國的動脈和靜脈。 “鐵路引發了技術和組織的重大變革,鐵路建設不僅刺激了經濟的發展,也完全改寫了陸地的面貌?!? 作為工業文明的汽笛,蒸汽機火車對所有初次接觸的人們而言,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鐵路與火車或許將成為人類命運的象征,歷史如同火車這個鋼鐵巨獸身下冰冷的鐵軌,伸向無窮的遠方。 “作為有史以來推動經濟起飛的最強有力的單一因素,鐵路無疑是人類經由技術而取得巨大勝利的標志。” 反觀這個時期的歐洲,如果想要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能選擇的交通工具只有馬、木船和自己的雙腿。如果道路不好,他就要費力走上幾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到達在齊國人看來并不遠的地方。 夜晚的時候,他只有昏暗的油燈或蠟燭來照明,在這樣的傳統社會,絕大多數人口是農民,他很少能碰到識字的人。 而當這位旅行者來到齊國后,他就會驚訝的發現,實現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已的齊國已經使這一切都完全改觀了。 速度變快了,距離變短了,時間變少了,旅行的方式也隨之變得簡單了。 桂州至長安,距離超過四千七百多公里,若是乘坐馬車的話,估計要花兩到三個多月,若是用兩條腿走的話,呃,那怕是要半年?亦或一年? 但乘坐火車,弗里德里希王子及隨行普魯士使團僅用了不到八天時間,一個令人驚嘆的速度。 長安城,齊國的首都,給所有到訪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氣磅礴,充分彰顯了一個大國的深厚底蘊和雄大氣勢,讓人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富庶和強大。 城市中心是一條寬敞的大街,兩側是高聳的建筑,層層疊起的閣樓和塔樓,玻璃幕墻和石材立面,裝飾著城市的繁華景象。 街道兩旁,人們熙熙攘攘,有著各式各樣的商鋪,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