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楠被這一驚一乍的兩人弄的哭笑不得,原本還想讓他們給自己拍張照片的,現(xiàn)在只能先把魚拖進活水艙內(nèi)了。 石斑魚并不是從深海內(nèi)拉上來的,不需要給它放氣。 王俊和這豪華釣魚艇的活水艙自帶氧氣泵,別看這條假油斑足夠大,活到岸上送回水產(chǎn)店一點問題都沒,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機會。 這邊上了條米級的石斑魚,注定了一時半會不會那么安靜。 這不,只釣了幾分鐘的王俊和跟郭瀟又收回了魚竿,不是沒有釣魚的耐心,而是附近兩艘釣魚艇看到這邊的大家伙之后靠了過來,想要看看顧楠釣的這條大石斑。 太稀有了,二十海里之內(nèi)那都算近海,在近海出現(xiàn)如此大的石斑魚可是非常少見的,在這片海域甚至幾年都出不了一條。 “兄弟,我們能上船看看魚嗎,我這輩子都沒親眼看過如此大的石斑。” 王俊和經(jīng)常有來這邊玩,這這幾艘船的船長雖然不是很熟但也算認識,自然笑呵呵的點頭答應(yīng),讓他們登船。 郭瀟在顧楠旁邊低聲解釋了一句:“讓他們看看也好,免得誤以為是龍躉把你給舉報了。” “知道。”有人可能真的好奇想來看看,但也有人會因為嫉妒不懷好意。 這一條魚比普通打工族一個月的工資還高,眼紅的人可不少。 有五個人跑了上來,打開活水艙,看到里面的大家伙之后,那兩艘船的船長卻是非常的意外。 其中一個瘦些的船長說道:“油斑?還以為這么大的不是龍膽就是花狗斑,沒想到是條油斑!” 另一個船長仔細觀察了下,隨后搖搖頭:“是假油斑,油斑哪有這么大的。” 假油斑和油斑傻傻分不清楚,在小日子那邊是不區(qū)分的,認為是同種魚。 不過這兩種魚國內(nèi)有學(xué)院專門研究過,并且確定了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石斑,連親屬關(guān)系都沒有。 它們可以通過斑紋以及背鰭上的尖刺數(shù)量來區(qū)分。 假油斑背鰭上的大刺只有十三四根,油斑會多出兩根。 他們能確定這條是假油斑,也是通過大小以及背鰭魚刺的數(shù)量。 這點顧楠也是一樣,他剛才就數(shù)過,魚刺只有十三根。 而價格方面,假油斑也要比油斑低一些,甚至味道都差點,但依舊是種不可多得的石斑魚。 懂的都懂,國內(nèi)野生稀有嘛! 另外三個人可不管是什么石斑,手上已經(jīng)拿著手機咔咔咔的在拍照片了。 還好顧楠已經(jīng)將魚放進了活水艙,若是還在甲板上,他們豈不是直接上下其手,活活把魚給折騰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