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1章 見聞-《三國:從殺人亡命開始》


    第(3/3)頁

    大都是窮苦百姓,吃的都沒有,生病更是沒錢治,只能去太平道碰運氣。

    太平道人賜予符水,分文不取,告知病人及其家屬,如果誠心向道,自然能感動黃天,別說疾病輕松可去,就連長生,也不是不可能。

    有人喝了符水,正好疾病自愈,便對太平道死心塌地,成為忠實信徒,莫說自動獻上錢谷,就連身家性命也未嘗不可。畢竟,太平道說了,若是誠心向道,可得長生。

    若是喝了符水,仍舊無法治愈疾病或者疾病而死,太平道人便惋惜搖頭,批評此人向道之心不誠。

    劉母不是愚氓,不信此道,劉備也不信。跟隨劉備的輕俠少年,有信的,但也只是“見神拜神、見廟燒香”的程度,非是狂信徒,也沒加入太平道。

    就如張式所言:“信一信又不吃虧,萬一是真的呢。多一個神仙保佑總是好的。”

    劉備想到關羽信中所言,看到這么多狂熱的太平道信徒,心中憂慮:

    “太平道如此蠱惑人心,若是其首領真有不臣之心,必然會天下大亂。到時最悲慘的還是黎民百姓啊。

    如果能提前將張角兄弟繩之以法,是否就能消弭這場禍亂?”

    劉備倒是和楊彪、劉陶等人想到一塊去兒。但天下事哪有這么容易?

    太平道自有其社會基礎在。除了跟朝政昏暗、兼并日重、百姓貧困、瘟疫橫生、百姓需要一個精神寄托有關系,還跟社會上黃老祭祀流行有關。

    本朝明帝時,對黃老(黃帝、老子)的祭祀就在楚地流行。楚王劉英好黃老,明帝下詔慰勉。

    桓帝“好神仙事”,對老子禮拜尤勤,在“宮中立黃老之祠”,“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祠”。

    安帝、順帝時張陵創立的正一明威之道(天師道),與今時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都是脫胎自黃老道。

    為什么朝廷及許多郡守縣令對太平道沒敵意?原因很明白了,皇帝就信奉跟太平道一脈相承的黃老道,太平道又有導人向善、教化百姓的功勞,太平道的經書《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明明白白寫著:

    人們要為善,為善“乃上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地,……,助帝王養人民,令不犯惡……”。

    這樣的善道,為何要禁絕?

    在天子劉宏以及很多官員看來,楊彪、劉陶這樣的儒生,攻擊黃老之道,實在是狹隘得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阳江市| 望江县| 太仓市| 绥宁县| 南皮县| 湖南省| 平山县| 桐庐县| 马公市| 岳阳县| 景泰县| 灵川县| 长治市| 渭南市| 包头市| 鹤岗市| 彰化市| 安西县| 新野县| 宣化县| 安溪县| 大洼县| 台湾省| 来宾市| 灵川县| 卫辉市| 德惠市| 集安市| 泰宁县| 五家渠市| 襄樊市| 中方县| 讷河市| 搜索| 布尔津县| 清流县| 永登县| 乌鲁木齐县| 广平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