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沒有殺他們。西慈已死,金廷覆滅已成定局,但歸還江山社稷也要避免天下劇烈動蕩,這些王公大臣都是實權大人物,我已經勒令他們召集文武百官穩定天京局勢。 等到局勢平定,他們便會通告三十六省,每省選取政、軍、商乃至民間團體各三個共計十二個漢人代表進京重議國制,各位以為如何?” 武義仙及在場眾人心潮澎湃: “政軍商民間各界漢人代表此法甚好,此法甚好啊!” “如此一來,我漢人江山便可光復,神州大地也終于可以回歸正統了!” 黎鈞先回過神來,則是下意識問道: “這重議國制是何意,是改朝換代,還是?” 陸淵微笑道: “當然是取消帝制,這世上沒有人生來就是主,也沒有人生來就是奴,什么帝王將相、什么奉天承運、代天牧民更是可笑之極,當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取消帝制! 這句話從陸淵口中說出,所有人心神劇震。 神州有史記載近萬年,從上古開始便出現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隨后便是一代一代的王朝更替,江山輪轉。 無論哪一代王朝,一開始都必然是君主開明,勵精圖治,減稅賦,嚴吏治,使民眾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而時間最多過一兩百年,王朝到了中期便會有各類問題凸顯,皇帝昏聵,奸臣權臣竊居高位,貪官污吏、苛捐雜稅、土地兼并種種問題涌現,直到所有問題步步加劇讓天下萬民活不下去,然后便是憤然起義,天下皆反,群雄混戰割據。 直到亂世之中,再度出現一個英明之主,從席卷天下推翻前朝,再造乾坤。 但到了這便又是回到了起點,依舊跳不出王朝周期之怪圈,周而復始的重復循環著朝代的更替。 當然,在場之人絕大部分都是認識有限,并不曉得所謂王朝之周期,他們只知道從古至今、有史以來神州都有天子、帝王為天下共主,不由得猶疑問道: “陸館主,神州大地如此廣袤,這取消帝制,官府如何統御江山,統御萬民?” “奉天承運,天子代天馭民,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神羅有國王女王,沙厄有沙皇,日照有天皇,當今世界強國無一不是帝制,若是將之取消,天下恐群龍無首矣” 相比大多數人的猶疑,陳占堂、趙書華等接受過新式教育的門徒卻是大聲支持: “易經有言,群龍無首,天下大吉!當今世界發展日新月異,怎可還用以往的眼光看待問題?” “神羅帝國的國王女王不掌權柄,僅僅是象征一般的存在,依舊不影響神羅為當今第一大國。” “館主既然是重塑河山,再立新朝不過是重復神州幾千年之歷史,唯有徹底推翻著封建帝制另立國制,才算得上是日夜換新天!” “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可以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工做,人人有尊嚴!” 陳占堂和趙書華的話,頓時讓一眾思想稍顯陳舊的眾人愣住,陸淵則是微微點頭笑道: “正是如此,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并不代表就是對,天下眾生地位際遇出身或不相等,但是人格上卻是人人平等,無需所謂的皇帝壓在所有人頭上,即便是我也一樣。” “現在多說無益,等到各省代表進京之后再行商議吧,到時候在場各位也可參與其中,共同議定。” 雖然一時半會兒有點難以消化如此巨大之變動,但是對于一手奠定金廷覆滅的陸淵,所有人只有無限的尊崇和敬重,當即躬身為禮: “我等遵命!” 所有人明顯還是把自己當做仙人、另一個物種般看待,陸淵也懶得糾正,只是道: “我會在這皇宮暫居些時日,諸位想必大多都是第一次來此,愿意的話也可以在這逗留幾日。” 武義仙當即抱拳道: “多謝陸館主好意,巨變在即,我等需盡快返回金津,聯絡各方以作準備,就不在這里逗留了。” 陸淵點頭,旋即武義仙等金津各方人馬近百人恭敬告退,離開了金鑾殿。 大殿之上,便只剩下了陳占堂趙書華等門徒,還有黎鈞先、林興朝、古看山師徒父女等人。 在陳占堂等人面前,陸淵依舊以以往稱呼相稱,讓他們感動不已。 或許是擔心陸淵一個人在這皇城之中的安危,或許是對此地的好奇,他們最終選擇留下來逗留幾日。 陸淵也難得來了興致,第一時間召來了禁軍頭領,一個叫做巴別海的金族人,準備讓他們帶著黎鈞先等人在這宮城之中逛上一逛。 此人年近五旬,乃上三旗之出身,出身尊貴不說實力也達到了六境抱丹層次,統御著保衛皇城的兩千精銳禁軍。 只見此人受到召喚之后,腰挎長刀恭恭敬敬的走入金鑾殿中,半跪于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