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惡鬼峽-《大荒蠻神》
第(3/3)頁
煞穴陰脈被摧毀,布設于煞穴陰脈上的煞陣,自然也就失去作用,藏在煞陣里的魔物自然就都會暴露出來。
小千劍陣大雪覆山一樣的劍氣,很難將攻擊點聚于一點,對地氏巖層形成深達數千丈甚至上萬丈距離的暴烈沖擊,青焰蓮箭千箭齊射一點時卻有這樣的威能。
千丈斷崖像積木一樣垮塌,綿延百里的石嶺都在地震山搖。
青焰蓮箭千箭齊射,在這一刻展露出來的威力,絲毫不比最地道的撼地道符稍弱。
從便捷性上來說,能直接沖擊地底深處靈脈巖層的的撼地道符,使用起來要方便簡捷得多,但道符煉制極難,還要耗用大量的極珍材料,也不是隨便什么宗門都具備的。
而青焰蓮箭雖然需要培養大量的精銳弓手,與敵搏殺時需要保護在陣列的核心,有很多的麻煩,但青焰蓮箭可不僅僅只能沖擊地底深處的靈脈巖層。
一**青焰蓮箭射出,到處都是斷崖碎石,陳尋他們一時也無法探知地底巖層到底被摧毀了多深,但他與紀烈、趙承恩、常曦他們都能感應到整個石嶺的煞穴陰脈,所能匯聚的陰煞魔瘴在急劇減弱。
煞陣難破,先斷其源。
此時紀烈、火翼妖猿都用大量元液可以補充真元法力消耗,都毫不吝惜的將小千劍陣、紅蓮焰海摧發到極致,擋住從兩翼包抄過來大股魔物;三艘金鱗船也分從前鋒列陣兩翼、上空撐開防御靈罩,遮擋從山巔黑云中密如暴雨飛來的巨石。
山頭的煞陣雖然受到削弱,但這時候也啟動起來,十數只黑鱗巨爪從虛空中探出,往前鋒列陣猛然抓來。
魔族所布的煞陣,威力也不容小竅,十數只黑鱗巨爪從虛空中探出,就想十數法相境強者一齊出手,單艘金鱗船的防護靈罩也支撐不住,不過前鋒陣列內早有預備,趙承恩戰旗一揮,百余靈劍從陣中齊出,當即就將半數黑鱗巨爪絞成粉碎。
雖然還有半數黑鱗巨爪穿過劍網,化成暴烈無比的黑色焰流飛泄而下,終是沒能將金鱗船的防護靈罩轟破。
看到這一幕,陳尋尤其感慨。
當年在千魔沙海,為了保證箭陣不被打垮,面對煞陣所發的黑色焰流,他們只能用人命去填,阿公宗圖就是喪身于黑色焰流之中,連尸骸都沒有剩下。
“轟!”
青焰蓮箭又是一波齊射,石嶺南坡十數里寬的斷崖,整個的垮塌下來,煞陣的一角也直接崩壞。
黑云散去,從虛空中隱約探出一半的十數只黑鱗巨爪,也頓時化為無形,綿延數百里的石嶺主脊完全暴露出來,黑壓壓不知道聚集了多少魔兵鬼卒。
陳尋看了頭皮發麻,幸虧沒有想過要節約青焰蓮箭,雖說逼近煞陣本體再用青焰蓮箭,不會浪費三四萬支之多,但那時候藏在煞陣之中如此之多的魔兵鬼卒一起順山勢沖下來,會形成多強的沖擊力?
那些低等魔物鬼物不說,單體形在七八十丈以上的天妖魔將,就有七頭之多。
雖然陳尋他們也預料魔族不可能將主力布在左翼,但看到嶺脊上竟有七頭天妖級魔將、數百修成元丹的小魔將,也是嚇了一跳,比他們預估的數量要多出一截。
除了以往所見到過的羅剎魔等天妖級魔將外,還有四頭面目猙獰的骷髏鬼將,這些骷髏鬼將要比羅剎魔矮小得多,但渾身浮動綠色的焰光,透出的陰煞氣息,不比羅剎魔稍弱,陳尋甚至有更頭痛的直覺。
這些難道是前朝姬氏將帥戰死黑陰嶺后所變成的鬼物?
這些魔將、鬼將顯然也沒有想過陳尋他們會不惜代價的直接摧毀煞脈巖層,以達到摧毀煞陣的目的。
過程說起來很繁復,實際上二三十撥青焰蓮箭齊射的時間極短。
幽光煞云散去,石嶺上的情形徹底暴露出來后,這些天妖級魔將、鬼將才回過神來,指揮聚集煞陣之中數以十萬計的魔物、鬼物,一起往山腳前撲來。
一道雪線從極遠天際掠來,瞬息間就化為鵝毛大雪將整座山嶺都覆蓋住。
諸多魔物都不知這場大雪從何處突如其來,直覺雪片落下來,像千刀萬刃一樣,往它們卷來,他們暴露在外的鱗皮、骨骼,無不受到難以想象的傷害。
黑陰嶺已經是極寒之地,稍高一些的嶺嵴,都有玄寒罡煞吹拂,然而雪片透出的寒意,比黑陰嶺最高峰之巔的玄寒罡煞都要猛烈百倍。
數以千計的低級魔物,直接被凍成冰砣子,滾落下山,與崩裂的山石一磕,就碎成一堆冰渣子。
陶景宏像從虛空中踏出一般,出現梧山前鋒陣列前的半空中,十數道雪線如雪龍從他身后卷出,化為鵝毛大雪,將數十里范圍的石嶺南坡一層層覆蓋。
“陶真君大顯神威,倒不用我們出手了!”陳尋哈哈大笑,剛才他還很是緊張了一番,沒想到陶景宏第一時間來援。
“我們將煞陣攻破,沒看到有多少魔族守御,就想到你這邊以及世子那邊,可能會有些問題。”陶景宏退回到梧山的前鋒陣列之中,與陳尋、紀烈匯合,說起龍門宗在兩百里外的戰事情況。
梧山、龍門宗、慶王府負責從左翼包抄,戰線拉開也有六七百里,黑陰嶺陰煞魔瘴又極其濃郁,神識探察什么的,都受到極大的限制。
龍門宗所負責的方向,也只能等將煞陣攻破之后,才能看清魔族的虛實。
俄而,動作稍慢的羅余澤、宋玄異等龍門宗弟子,也趕過來與梧山前鋒陣列匯合,剿殺當前的魔族。
陶景宏一人,就足抵梧山半個前鋒陣列,剛才這一手千秋雪就凍殺數以萬計的低等魔物,天妖級魔將、鬼將都不是蠢物,看形勢不對,就渾身玄光黑焰涌動,就往惡鬼峽方向飛遁過去。
百度搜索“”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理塘县|
泰州市|
海伦市|
巴南区|
三江|
阿拉善右旗|
石楼县|
莱芜市|
台南县|
高唐县|
伊川县|
贵港市|
甘泉县|
新竹县|
印江|
新乐市|
海兴县|
武平县|
宁国市|
永济市|
东乌|
迁安市|
紫阳县|
河源市|
德安县|
滦南县|
武冈市|
巩留县|
天全县|
新干县|
南陵县|
尚义县|
渭南市|
垫江县|
阜宁县|
营山县|
东至县|
东城区|
招远市|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