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何況他今后還能長年紀,也還能繼續長個頭。 許多第一次認識朱楩的人,都不禁暗暗驚呼:“真是英明神武啊?!? “這還不止,殿下千歲在年前前往西安,本來是調查秦王殿下暴斃而亡一案的,卻沒想到寧夏鎮發生戰事,若不是殿下及時馳援,恐怕寧夏已經城破人亡,要被那蒙古韃子大肆劫掠一番了?!? “聽說殿下還帶著僅僅一萬五千的兵馬,直接出兵塞外,頂著塞外的雪,也要把那些韃子驅逐出去?” “什么驅逐,那是草原,不是咱們中原大地,那是人家的老家。但是殿下可是把他們徹底征服打怕了,聽說殿下還被叫做圣可汗哩。別說藍玉做不到,連當今陛下也?!? “哼?!? 一聲冷哼響起。 頓時全場靜默了下來。 因為有一道明黃色的身影走了過來,徑直的到了朱楩面前。 “十八王叔,看來您這次建樹頗豐啊?!? 來人正是朱允炆,他站在朱楩面前,表情與眼神中,都透露著復雜神色。 既有羨慕嫉妒,又有欽佩敬仰之色,但更多的還是忌憚。 “喲,這不是我的大侄子嗎,”朱楩笑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本來嘛,他就是長輩,雖說按照年紀朱允炆比朱楩還大一歲,甚至是兩歲。 但是輩分在這里擺著呢,乃是天生的壓制。 更何況,朱允炆畢竟只是皇太孫,不是皇太子,還是有點不同的。 朱允炆皺了皺眉,有些感到不悅,但是也沒有當面說什么,反而還有些關心的,勸慰道:“等一下到了朝堂上,十八叔可不要再執迷不悟,該道歉的時候還是要好好道歉的?!? “這是哪里的話?”朱楩都感到莫名其妙了。 朱允炆一臉奇怪的看了眼朱楩,問道:“難道十八叔沒有在塞外稱帝嗎?我聽人說,草原人把你稱作圣可汗的?” 此話一出,周圍頓時一片靜默,所有人都鴉雀無聲的看著朱楩。 好家伙,但凡知道點元朝制度的,都該知道元朝的皇帝號稱可汗。 你跑到草原上稱帝去了? 這是圣可汗要覲見大明洪武大帝的節奏???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表情都變得玩味兒起來。 朱楩也笑了,看著眼前的朱允炆,心說大侄子啊大侄子,你太著急了,何至于伱自己出來沖鋒陷陣呢?多掉價啊。 但是大侄子你可能還不知道,你叔叔我已經見過咱的爹,也就是你爺爺了,你爺爺都沒說什么的事,你真以為能告倒我??? 于是朱楩只是笑而不語。 可朱允炆卻覺得他是故做神秘,見朱楩不再開口,索性轉身離開了。 一些大臣自然是一擁而上,簇擁在這位儲君皇太孫的身邊。 眼看周圍的官員們都只是敬畏的離朱楩遠遠的,他正好樂得清閑之際。 可忽然,有兩個人卻主動的走了過來。 “真可謂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一人樂呵呵的,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望著朱楩。 另一人也點頭,一臉佩服的贊嘆道:“想當初咱們也曾相繼遠征漠北,而且是幾十萬大軍整裝待發,卻從未有過如此功績。恐怕就算藍玉復生,也要折服贊嘆一番啊。” 其實明初這些年,明朝一直都在警惕漠北草原,唯恐他們卷土重來。 哪怕北元王庭被藍玉滅了那么多年,到了永樂年間,永樂大帝仍然要五征漠北。 可見大明與北元之間的恩怨情仇有多深刻。 畢竟北元可謂是第一次外敵入侵成功的案例,是中原王朝第一次輸得這么徹底。 關鍵是北元人不做人,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殺了無數人不說,還把人分成四等身份,漢人是最下等人。 不殺他們難解心頭之恨啊。 也因此,藍玉當初的功績才會那么大。 而眼前這兩位老將,也曾經多次征戰過漠北塞外。 他們也不是旁人,正是馮勝與傅友德二將,或者說,馮勝乃是宋國公,而傅友德則是穎國公。 隨著常遇春早年瀕死而亡,湯和也已經隱退,如今連徐達都差點一命嗚呼。 本來也該到他們這一代做中流砥柱了。 只可惜因為太子朱標的突然薨逝,導致了局勢動蕩。 先是沐英病故,隨后藍玉作死且該死,恐怕除了郭英以外,已經要輪到他們二位了。 因為很顯然,朱允炆駕馭不住他們,加上他們與另外兩位嫡子王爺的關系,朱元璋不得不防。 本來在歷史上,傅友德和馮勝,都會先后在藍玉死后被召回京城,然后在一兩年內被賜死。 但是如今不同,他們是以另外一種方式被召回的。 “可惜,殿下凱旋而歸的太快了,若是等到來年開春,等陛下籌集了糧草輜重,我們二人就可以率領五十萬大軍,到那時,在殿下帳下聽力,分三軍勇破草原大帳,豈不快哉,”馮勝一臉向往的說道。 馮勝因為前些年的一些事情,這幾年已經被撤去將軍大印,被閑置了數年。 也就是在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前年的時候,才在太原和平陽等地招民為兵,立衛屯田過。 可這也僅僅只是練兵罷了。 而且因為太子朱標薨逝,怕他和晉王朱棡走的太近,隨后朱元璋又把馮勝和傅友德分別派去山西與河南練兵。 這是年前因為朱楩的事才把他們剛剛召回京。 對于二人來說,其實這本該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或許連他們二人自己都感覺到了什么,心中清楚,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等待他們的,將會只有藍玉一般的下場結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