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朱楩卻皺了皺眉,再次問道:“你沒有使用強征的手段吧?” 岑花搖搖頭,趕緊解釋道:“如今滇王之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曉,一聽說滇王要征兵,百姓們紛紛踴躍參軍,只為了報答您的恩情。這還是末將經(jīng)過一番篩選,把家里只有獨丁,以及許多年幼或體衰的人篩選下去的結(jié)果。以及在達到十萬之數(shù)后就不再征兵了。否則恐怕得征招十五萬以上?!? 朱楩這才滿意的說道:“如此甚好。放心吧,我不會虧待壯族弟兄們的。” 岑花答應(yīng)一聲坐回去了。 “侯大茍,”朱楩又喊了一聲。 侯大茍趕緊站了起來,學岑花的樣子雙手抱拳,說道:“末將在。” (題外話,差點把這侯大茍給遺忘了過去,還好前面在岑花后面有個‘等’,就不去前面改了。) “瑤族弟兄們已經(jīng)安頓好了嗎?”朱楩關(guān)心道。 侯大茍感動不已的說道:“已經(jīng)安頓好了。” 朱楩并沒有只是把瑤族和壯族的民兵當做可以犧牲的武器或者道具,而是很在意很關(guān)心他們每一個人。 這也是朱楩的人格魅力。 哪怕是裝出來的,別人還不愿意裝呢。 甚至裝了這么久以后,在一直沒有暴露所謂‘真面目’的前提下,誰能說這不是真的? 朱楩喜歡收買人心,因為他知道民心所向才是大勢所趨。 但是不代表他收買人心之后就會轉(zhuǎn)頭舍棄,哪怕他也有不能面面俱到的地方(這里受限于作者智商不夠),但至少他去做了。 只要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就于心無愧了。 朱楩又詢問了一圈,關(guān)心了一番屬下們這一年多的情況。 尤其是瞿能。 “那安南國有點給臉不要臉了,”朱楩看向瞿能,問道:“你當初去過,覺得他們的能力如何?” “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瞿能頗有些不屑的說道。 安南國是后世的越南,須知曾經(jīng)一度給大明和清朝制造過不小麻煩的,乃是后世的緬甸。 而且明朝與緬甸發(fā)生戰(zhàn)爭時,已經(jīng)處于明末時期,明末時的情況懂的都懂,不但明軍戰(zhàn)力所剩無幾,再加上小冰河時代的影響,還有旱九年澇九年的天災(zāi),再加上東林黨的人禍,以及內(nèi)外交困。 就這,明朝也沒有輸?shù)奶珣K。 至于安南國。 歷史上的明征安南戰(zhàn)爭發(fā)生在永樂五年,然后僅僅一年,安南國就滅亡了。 甚至朱棣還把安南國設(shè)立成了交趾布政使司,也就是羈縻制度,幾乎屬于明朝領(lǐng)地了。 其實安南以前就叫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領(lǐng)土,五代以后方獨立成國。 更是在元末戰(zhàn)亂年間,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 朱楩微瞇雙眼,問瞿能:“那當時你為何沒趁機滅了他們?” 瞿能一愣,頓時冷汗直流。 他當時只是把叛亂且投靠安南的刀拜蘭給滅了,哪里想到殿下的野心。 何況安南國如今也算是半獨立狀態(tài),輕易向一個國家開戰(zhàn),可不是他區(qū)區(qū)一個都指揮使敢隨意決定的。 殿下這不是在難為人嗎? 朱楩也仿佛察覺到了瞿能的難處,于是換個說法:“今后如果我派你攻打安南,你需要多少兵馬?又要多少人能夠攻下?” “只需三萬,”瞿能抬起頭,擲地有聲的表示,甚至不需要五萬,只需三萬就夠了。 “安南人瘦小而無力,遠不及我大明精銳將士。三萬人可當十萬,假以時日,末將必定橫掃安南,”瞿能甚至立下軍令狀。 朱楩這才滿意的說道:“但是也不可大意。放心吧,遲早有一天本王會派你去橫掃安南的,不過如今還是要以西邊為主。” 說著,朱楩扭頭看了眼木邱,問道:“沈榮先生回來了嗎?” “殿下,草民沈榮求見,”恰在此時,門外傳來一聲高呼。 朱楩連忙說道:“快快請進。” 門外,沈榮踏步走了進來,看到朱楩時,一臉激動的跪拜下來:“草民沈榮,參見殿下?!? “沈先生,快快請起,”朱楩起身親自把沈榮攙扶了起來。 看著眼前因為風吹日曬而且長年在外顯得有些風塵仆仆的沈榮,朱楩也很感動。 年前關(guān)于關(guān)外草原的消息,就是沈榮打聽出來的,才讓朱楩知道草原之亂,并且一舉殺入草原,這才順利拿下韃靼草原各部。 不然中原就要錯失良機了。 如今朱楩回來云南,目的就是要西進,而傳回消息的又是沈榮。 沈榮已經(jīng)成了朱楩的探子,利用商人身份行走天下,打探各地情報。 “沈先生請坐,”朱楩更是領(lǐng)著沈榮,帶著他來到顧紋與錢貴的下手位,讓他坐在謀臣的行列。 沈榮因為不知道錢貴與顧紋的身份,所以沒有拒絕,只以為他們都是朱楩的客卿身份。 不過這也沒錯。 “沈先生這是從西邊回來的吧?”朱楩沒有回去自己的位置,而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是,”沈榮立即站起身,滿臉激動的說道:“殿下,打起來了,徹底打起來了?!? “哦?”朱楩眼前一亮,問道:“快說說具體情況?!?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沈榮。 沈榮趕忙說道:“于大前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東察合臺汗國由黑的兒火者繼承汗位?!? 當時也正是朱楩剛剛就藩來到云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