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藏北高原,這里有著大片草原,可同時,這里也是著名的無人區(qū)。 別說放在現(xiàn)在,就是到了后世,這里也是鮮有人煙。 一開始,還能看到在草原上有牧民和類似蒙古包一樣的帳篷。 在看到朱楩率領(lǐng)的大軍浩浩蕩蕩而來時,那些牧民嚇得騎馬跑了,連牦牛與羊群都顧不上了。 不過朱楩并未打攪他們,當然也不可能讓人去抓別人的牲畜。 這些人如果是從那些奴隸主手中逃出來的人,就給他們一片安靜之地吧。 反之如果他們是漏網(wǎng)之魚的小奴隸主,今后也會被瞿能、顧紋制裁。 所以朱楩完全不用理會。 此時他正率領(lǐng)著大軍,一路往東察合臺汗國進發(fā)。 而如今朱楩的軍隊組成,雖說把瞿能的五萬部隊留在了藏地,但是卻帶上了十五萬東察合臺汗國的降軍。 本來朱楩也猶豫過,要不要把他們留在藏地,就是當做免費勞動力也好啊。 可他才剛解放藏地的奴隸制度,這邊就大搞奴隸制度,不好。 加上這是十五萬人,瞿能才五萬人,萬一壓制不住再出意外。 殺又不能全都殺了,所以只好帶上了。 結(jié)果就變成現(xiàn)在的局面了,朱楩的部隊不但沒少,反而額外增加了十萬,已經(jīng)隱隱有逼近八十萬大關(guān)了。 除此之外,還有瞿能從本部讓出了三萬匹戰(zhàn)馬,被朱楩過渡給了趙括的部隊。 原本朱楩還想從自己的本部抽調(diào)出兩萬匹戰(zhàn)馬,讓趙括也能擁有一支全員都是騎兵的部隊。 不過后來從拉薩一戰(zhàn)中,繳獲了許多戰(zhàn)馬,有拉薩的,也有一些是東察合臺汗國的,倒也讓趙括湊齊了五萬狼兵組建的騎兵。 有如此雄兵,朱楩自信滿滿的,直奔東察合臺汗國而去。 藏北草原的范圍很廣闊,而且提到藏北無人區(qū)最危險的,除了這里有許多野生動物以外,還有環(huán)境的惡劣,再加上可能迷路,才會讓人談之色變。 可朱楩有八十萬雄兵,那些野生動物一聞到如此濃烈的人氣就跑了,哪敢露面。 加上有東察合臺汗國降兵走過一次,讓他們帶路就可以了。 還有后續(xù)輜重部隊源源不斷輸送過來,朱楩在過去停留在藏地的一個月里,可沒閑著,若不是條件不允許,恐怕都打算把路給修上了。 于是藏北草原沒了半點恐怖氣氛,更像是來旅游一般,只是花費了半個月,就穿過去了。 而自從一進入到東察合臺汗國地界,朱楩立馬就感受到了兩地的不同。 東察合臺汗國比藏地還要炎熱。 不僅是因為地理因素所導致的,還因為東察合臺汗國才是真正缺水的那一個。 要知道,國內(nèi)最大沙漠,也是全球第十大沙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在這邊。 所以在跨越藏北無人區(qū)的時候,越往這邊走,就越顯得荒涼,到最后連草地都不見了,只有一片荒蕪的土地,仿佛這里是傳說中的生命禁區(qū)一樣,寸草不生。 “前面就是扯力昌了,往西乃是于闐,往東則是羅卜?!? 朱楩的身前,東察合臺汗國降軍的一位代表人物,主動為朱楩介紹著東察合臺汗國的情況。 倒也不是他沒有骨氣,而是東察合臺汗國降軍足有十幾萬,哪怕他不說,也總有人會說的。 那么就不如自己說好了,還能少挨幾頓毒打,也能得到不少優(yōu)待。 朱楩這次可是從云南運糧上來的,知道有什么不同之處嗎? 那就是,沈榮已經(jīng)成功開發(fā)出罐頭的技術(shù),而且最早關(guān)于西域的消息就是他傳給朱楩的,自然是早做準備了。 朱楩又不在乎錢財這種身外之物,從這幾年的歲祿,到做生意賺的這些錢,全都在做著秘密準備。 原本這可是用來造反打天下的資本,這次為了大業(yè),他可是全都投入進去了。 此乃國之大義,朱楩舍棄了小我。 如今隨著西域戰(zhàn)事的消息傳入中原,天下人震驚,當然其中也有褒貶不一的風評。 而更讓無數(shù)人為之忌憚乃至擔憂的,還有朱楩這一次所展示出的恐怖力量。 他不過是一位藩王,卻已經(jīng)擁有威脅到朝廷乃至皇權(quán)的實力,還有他所掌握的勢力范圍,云地、藏地加上韃靼草原,這三片地盤連接起來,不但規(guī)模已經(jīng)堪比大明全國,而且還把大明包圍了起來。 現(xiàn)如今朱楩又要繼續(xù)對東察合臺汗國用兵。 他想干什么?打算脫離大明,建立屬于他朱十八的王朝霸業(yè)不成? 若是他真要脫離獨立倒也罷了,怕就怕,他是要奪走這天下啊。 置太孫于何故? 于是乎,京城內(nèi),以及天下各地,開始有一些人別有用心的,傳播著許多不利于朱楩的聲音。 尤其是朱楩之前從江南一路出來時,對世家的態(tài)度可不算友好,哪怕有錢家和顧家給他保駕護航,仍然有不少世家在暗中有所作為。 朝堂上的斗爭才剛剛結(jié)束,又來到民間了。 對于這些事,朱楩自然并不知道,他此時已經(jīng)在往扯力昌進發(fā)了。 可這些事卻逃不過錦衣衛(wèi)的耳目。 李貴就在錦衣衛(wèi),而且因為之前立下過功勞,若不是錦衣衛(wèi)只設置一位指揮使,他都有可能成為僅次于蔣瓛的第二位指揮使。 畢竟李貴之前就是王福的副將,是僅次于指揮使的指揮同知。 就算還未得到升職,可李貴也儼然成為錦衣衛(wèi)的二把手,就連蔣瓛都要給幾分面子。 因為蔣瓛漸漸察覺到,陛下越來越信任李貴,開始排斥自己。 蔣瓛不敢有半點胡思亂想,但是他很清楚,隨著那位殿下的名望與功績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重。 恐怕,真要變天了啊。 也因此,朱元璋又怎么可能允許有人在民間敗壞他的寶貝兒子的名聲? 于是錦衣衛(wèi)開始行動了,李貴親自坐鎮(zhèn)錦衣衛(wèi)總部鎮(zhèn)撫司,往往有的時候,錦衣衛(wèi)負責抓人,他負責簽字打入大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