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朱允炆更是化身朱楩的舔狗追隨者,毫不保留的稱贊著朱楩的那些功績。 最后他更是說道:“孫兒身為太孫,卻做著勾心斗角的陰謀。而十八叔才是真正為了大明而奮戰,不顧自身安危,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浴血殺敵的功臣。皇爺爺,咱們要的可是大明風華千秋萬代,咱們要的乃是大明江山永固。如今既然十八叔更適合做儲君,您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 滿朝官員都傻眼了。 不是,太孫殿下,我們是您的人啊,您怎么跟滇王站到一起去了?伱是哪伙的? 哪伙的? 朱允炆冷笑,心說,我是站在大明這一邊的,只要大明更好,我就滿足了。 現在他終于明白,自己和十八叔的差距有多大。 自己認為藩王太多,乃是國家負擔,今后必成隱患,于是想著等自己有朝一日登基坐殿,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可十八叔卻認為,世界那么大,只靠朝廷與皇帝怎么可能掌握的過來,只靠他一個人又怎么打得過來。 所以他把藩王視作國之利器,要帶著所有兄弟一起打天下,打下更大的天下。 到時候把藩王全都分封出去當國王,你們也去當皇帝去,反正都是朱家子孫,到時候整個世界都是咱們老朱家的。 這不好嗎? 今后就算爆發了世界大戰,結果特么竟然是老朱家的內戰,可還行? 真是想想就激動呢。 朱允炆此時再無半點芥蒂,反而目光灼灼的看著朱元璋,頭一次感到如此輕松和坦然。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所有人都以為他朱允炆深受皇爺爺的喜愛。 可只有朱允炆自己知道,他深深的懼怕著皇爺爺,甚至不敢流露出內心深處的真面目。 其實朱允炆更想像現在這樣,把心里話跟皇爺爺說出來,他也不想那樣城府極深,整日戴著另一幅面具。 可是在這以前,藩王們不是他的叔叔,而是他的威脅。 所有人都在告訴他,你的叔叔們今后會威脅到你的位置,他們可能會造反,會推翻你,甚至是殺了你。 朱允炆很怕,一直都在這樣的環境下,緊繃的神經已經快到極限。 然而等到今日過去,朱允炆就無需再怕什么了。 因為現在有十八叔為首的叔叔們作為他堅實的后盾,這不比那些不可靠的大臣更有安全感? 這才對嘛,這才是一家人啊。 “允炆,你終于長大了,”朱元璋欣慰的點點頭,又看向那些朝臣。 群臣已經傻眼了,已經迷茫不知所措了。 連太孫朱允炆都帶頭跳反了,他們還怎么堅持立場? 總不能說滇王不配,不如讓我們來當儲君吧? 又不可能去推立晉王朱棡,晉王的名聲一向不好,比秦王朱樉的名聲好一些,卻不多。 立晉王,就還不如立燕王了。 忽然,有人出聲說道:“啟稟陛下,您曾經說過‘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而且燕王殿下也有帶兵之能,治國安邦之事也不在話下。不若立燕王如何?殿下更是孝慈高皇后(馬皇后)嫡子,也是懿文皇太子(朱標)胞弟,正合適。” “不妥,若立燕王,置晉王于何地?”劉三吾當場跳了出來,當初就是他破壞了朱棣的好事,否則還真有可能是朱棣為儲君了。 此時劉三吾仍然堅持己見:“如果立燕王,與立滇王有何區別?相對來說,滇王殿下豈不是更加英明神武?” “合著,老子成了你們手中的利器,用來傷害咱的弟弟們了?”朱棡面色陰沉似水,冷冷的看向劉三吾和之前那人。 他哪里聽不出來,什么置自己于何地,這只是一個借口罷了,用自己來封死了弟弟們的路。 只要自己一日不死,要么立自己,要么旁人就再無機會。 開玩笑,以為自己好欺負嗎? “是啊三哥,這些朝臣,口里說著忠君仁義,可嘴里卻肆意點評咱們這些王爺,又哪里來的半點謙卑?天地君親師?你們讀的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了?”朱棣也不干了,臉色冰冷的,直接破口大罵。 難怪父皇和老十八總罵你們是狗東西。 你們還真狗啊。 說別人的時候,就要求別人仁孝禮義信。 可到了你們自己身上呢?就在那里大放厥詞夸夸其談。 朱元璋也面色不善的,以目光警告了一番朝臣。 他哪里不知道,這些家伙還不死心,想要負隅頑抗。 難道他們還以為能阻止不成? “楩兒,不如你也說說你的想法?”朱元璋看向朱楩,見他一直跟沒事人一樣,有些不高興。 你以為咱們是在給誰沖鋒陷陣啊? 朱楩見全場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了,抓抓腦袋,指指齊泰等人,說道:“我想說,難道不該先判他們的罪行嗎?” 對呀,差點把齊泰等人給忘記了。 朱元璋這才回過神來,然后就一臉不耐煩的揮揮手:“拉下去拉下去,等到明日午時,開刀問斬。竟然敢私自調兵,并且意圖謀害親王。長此以往下去,豈不是敢造反了?” 其實刺王殺駕本就屬于造反了。 “夷三族。” 朱元璋殺氣人來,從不猶豫,既然有人想傷害他的兒子,自然是要株連全族的。 不過不是九族,而是三族。 一時之間,朝堂內一片蕭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