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32章:人的成功和失敗-《席卷天下》


    第(1/3)頁

    出身于一地,但凡是有能力也有機會的人,便是再冷酷的人都會想著為家鄉干點什么好事。此便是家鄉情懷。

    謝艾不是一個冷酷的人,他在這個歷史版本沒有了西涼的成名之戰,自然也就沒有“儒將白衣擊麻胡”的傳說。

    事實上,謝艾在歷史上也不出名,就如同五胡亂華時期多次抗擊胡虜的那些人一樣,沒有得到當代人應有的尊重。

    要是歷史沒有被改變,謝艾是以儒生的出身成為張氏涼國的一名統兵將領,小的戰事不算,于三次大型戰役中擊敗石碣趙國的軍隊,卻是死在了張氏涼國的內亂,留下的《謝艾集》。此書直到唐朝初年仍然存世,魏徵編撰《隋書.經籍志》時,著錄了這本書。

    在被劉彥改變的這個歷史版本,謝艾的成名之戰是在草原追亡逐北戰役,追擊少量奔逃的羯族人,轉戰千里入侵拓跋代國,又與柔然在草原會戰一場而得勝。

    至少是在當前年代,諸夏還是重視對外的軍功,人們對于敢于深入草軍人還是存在佩服的情緒,尤其是掌握歷史記錄權的東晉小朝廷被滅,那些抗擊胡人的人物與烈士并沒有被刻意打壓或抹除。

    東晉小朝廷消除和壓制那些抗擊胡人的英雄,是因為小朝廷的一種怯懦,他們對自己做的事情沒臉向后人交代,只能去無視甚至敵視一些真正干了大事的人。不說小朝廷先后消除和壓制,例如祖逖的北伐,又有庾亮的北伐,更有冉閔在鄴城起事后邀請晉軍北上被拒絕,反而以“正朔”地位宣告各方誰能消滅冉閔就將得到封賞。

    勝利者才有資格來書寫歷史就是定律,有太多真正為民族干了事實的人并沒有得到該有的歷史地位,只因為那些人在后續的內戰中站在了失敗的一方,他們所做的事情不管多好基本是被否定,除非是與新朝不搭邊,要不然都不會得到應得的歷史評價。

    很明顯的例子也發生在了當代,劉彥統治下的漢國也在消除西涼張氏的影響,比如無視張氏其實是庇護了相當數量的漢人,也一直在抗擊胡虜,一切都是為了統治的正義性這個出發點。

    沒辦法的事情,一旦宣揚張氏的正確和偉大,消滅了張氏的劉彥可不就成了反派?再來是西北之地的人會更加懷念張氏,對漢國統治西北造成障礙。那只能是刻意的無視,不抹黑就算是有點良心了。

    張氏在統治西北的時候,不能說是干得多好,至少保證了絕大多數人有個安身立命的環境。不過張氏涼國與東晉小朝廷都有著相同的毛病,統治范圍內世家的權力無限大,社會資源大部分是被掌握在少數的世家和豪族手中,反而是作為普通人的絕大多數人,再努力也無法使自己過得稍微好一些。

    哪怕是那樣,可僅僅是得到庇護,不讓自己像中原地區的同族被胡虜肆意凌虐,西北的人對張氏就有感恩情緒。所以說是有了對比才更能使人看清楚現實,但西北人對張氏有感恩,實際上是對漢國統治西北不利的。

    謝艾有在張氏涼國當過官,但并不能說是被挖掘出來,之所以能夠當官,是世家政治的一種延續福利。他后面是經過漢國與張氏涼國的交涉才轉為劉彥的臣工,身份的轉變上不存在背叛行為,道德上也就沒有虧失的地方。

    只要是人都會有現實或市儈的一面,只是表現得明不明顯罷了,現如今西北能拿得出手的人物就謝艾一人。

    之前張氏涼國沒滅的時候,謝艾在張氏涼國官方的定義雖然不是叛臣,可真沒有多少正面的肯定,甚至是會被惡意的抹黑。

    等待張氏涼國被滅,哪怕就是西北人再不愿意也要抬高謝艾,是在表明西北至少還有能上得了臺面的人,也希望謝艾能多多照顧一下西北。

    鄉土情懷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是出身于那個地方,就是家鄉的人再怎么惡意對待過過某人,等某人發達了有能力時卻不照顧家鄉,該人的風評就絕對好不到哪去。

    很明顯的事情,人們才不管家鄉是怎么對待過某人,只會感慨連家鄉的人有機會都不照顧,哪能奢望跟著某人有什么好處。

    謝艾現身西北,消息一經傳出,不但是謝氏原先的友人動身趕往日勒,便是一些覺得自己有些面子的人也是啟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金寨县| 安岳县| 廊坊市| 阳春市| 密云县| 长子县| 华阴市| 铁岭县| 治县。| 福建省| 巴彦县| 都昌县| 枞阳县| 台前县| 洪江市| 竹北市| 宜川县| 翼城县| 茶陵县| 广昌县| 昭觉县| 大宁县| 安新县| 安塞县| 梁山县| 普兰县| 乐山市| 萍乡市| 连城县| 牙克石市| 康平县| 邵东县| 凌云县| 略阳县| 兰州市| 金平| 南开区| 泾阳县| 利川市|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