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也沒不識趣的提出質疑,真相如何也不重要了,就算有些大臣猜到真正的幕后主使是永平帝,他們也不會站出來為他討公道。 原因很簡單,帝王怎么能有錯呢? 再說,君要臣死,臣就得死,這種事便是憤懣不甘,也無可奈何,除非造反,不然就得受著。 老實受著,就只死一個,若是不配合,死的可能就是全家全族了,如何選擇,其實并不難。 可許懷義能配合嗎? 不少朝臣都暗暗等著許懷義的應對之策,想知道他如何處理這等無解的難題,跟皇上掰手腕,贏面實在太小了。 然而,讓他們費解的是,許懷義接下來卻好像什么都沒做! 流言蜚語不是他讓人傳的,也沒有他對幾位小皇子的病情動手腳的證據,甚至,他都沒趁機報復肖統領! 可朝堂上,卻暗流涌動,人人察覺到了不對勁。 支持太子的隊伍,忽然壯大了,而太子,也不再是站在大殿上的吉祥物,他開始發聲了,態度前所未有的強勢起來,讓人再不敢小覷他的存在。 永平帝也不能無視之! 因為,連內閣都隱隱傾向太子了,尤其孫首輔,從不站隊的人,卻屢次在朝會上贊揚太子有明君之資。 他這一表態,就影響了很多的文臣的選擇,再有江先生的門生故久支持,大半文臣都成了太子黨。 至于武將這邊,有許懷義在,便沒什么懸念,永平帝到處安插棋子,他這些年也不是啥都沒做,真遇上事兒,還是很有號召力的,便是不想摻合奪嫡,至少也不會給他拖后腿。 文臣有,武將不缺,合起來就是一股無可抵擋的力量。 這一切發生的既突然,又好像理所當然,永平帝震驚了,震驚后,便是潑天的憤怒和恐懼! 他不認為太子有這本事,會讓這么多文臣武將支持,能做到這一切帝王人,只能是許懷義! 韓鈞讓他顏面掃地,他尚且還能忍一忍,誰叫他理虧呢,總得讓韓鈞出口氣才行。 但許懷義的報復才是真的狠,這是往他心口插刀子啊,是要架空他,好提早扶持太子上位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