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商會的這一舉措,實在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前,商會的存在感不是很強,百姓不關注,官宦世家們又不咋瞧得上,以至于地位不上不下的,頗有些尷尬,只在商戶間,有點份量,但也沒真正做出過幾樣有影響力的大事兒。 如今,倒是有點橫空出世的驚艷,畢竟眼下糧草難籌,誰攤上都撓頭,戶部也不敢強硬的去壓榨百姓,萬一搞出事兒來,南邊的倭寇還沒解決,怕是京城就得先亂了,焦頭爛額之際,商會主動捐錢捐糧,堪稱是及時雨了。 而且,捐的手筆也屬實敞亮大氣,三十萬的白銀,雖說不夠應付全部的軍資,但也足以應對此刻的困境,還有那十萬擔糧食,更是救命稻草。 戶部大喜。 滿城百姓也松了口氣,再不用發愁被征稅逼的賣兒賣女了,一時間紛紛夸贊商會大義。 商會很快聲名鵲起。 當然,光得了名聲可不夠,那太吃虧了,商人逐利,自是還要有其他的好處才行,不然誰舍得拿出那么多糧食和銀子?大頭是蘇喆和許懷義湊的,倆人一個十萬兩,一個五萬,剩下的由其他幾十家商戶來籌集,多的一兩萬,少的三五千,都詳細的記錄在冊。 許懷義讓蘇喆鼓動他們時,可是畫了不少大餅,如此,才誘惑的他們那么痛快的配合,光靠甜言蜜語可沒用。 蘇喆信任他,而許懷義也沒讓他失望,銀子和糧食捐出去后,很快朝廷的獎賞就來了,皇上身邊得臉的內侍親自來宣讀的圣旨,將商會的義舉好生夸贊了一波,其中,還不嫌麻煩的挨個讀了一遍商戶的名字,顯得尤為用心。 這就是榮耀啊! 商戶們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激動的熱淚盈眶。 唯有許懷義面上恭敬,心底卻沒半點波瀾,這就是上位者的御下手段,分明啥實質性的東西都沒給,卻叫人感恩戴德,恨不得以命相報,籠絡人心可見一斑。 在他看來,唯一有點用處的就是那塊御賜的牌匾,建興帝親筆題寫得商會二字,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從此以后,有這牌匾鎮宅,誰還敢小覷,也不敢輕易找茬鬧事,無形中給商會多了一層保護,于身份上,更高了一等,商戶終于也能挺胸抬頭做人了,這才是他最看重的。 這就是集體出面,有組織的好處,比單打獨斗可有份量多了,人人都能從中受益,還不用擔心招人嫉恨。 尤其是蘇喆,經此一事,他在商會的話語權提高了不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誰本事大,誰能給大家帶來利益,誰就能坐穩這個位子,商會們也才能真正的服氣。 蘇喆心里卻有些愧疚,私底下和許懷義道,“這些本該都是你得的,倒是都叫我占了便宜,明明就是你出的主意,也是你去找孫尚書商議才爭取來的好處,可這些功勞最后全落我頭上了……” 許懷義知道他要說什么,抬手打斷,“你可別好心辦壞事兒啊,你說的那些功勞,我一點不眼饞,真的,不是我高風亮節,錦衣夜行,而是你也清楚我眼下的境況,實在不宜再出啥風頭了,多少人盯著尋我的麻煩呢,我還敢再冒頭邀功?那些人還不得活撕了我?所以,你出面,不是占我便宜,而是幫忙,幫我擋槍呢,你完全不需要愧疚,相反,我還得謝謝你……” “懷義……” “打住,別再跟我念叨了,我是啥人你清楚,剛才那話絕對真心實意,咱倆還用那么客氣?再說,你出面得了名聲和威信,我以后也能跟著沾光,肉爛在鍋里,沒有誰吃虧一說。” 蘇喆動容,起身行大禮道謝。 許懷義笑著道,“你也別謝我,這次的事兒,你雖是最大贏家,卻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以后保不齊會有些麻煩事兒,二皇子會更器重你,趙家也會更在意你這個女婿,那你將來就越難脫身,還有蘇家,你那些兄弟們也會越發將你視為眼中釘,背后算計會越來越多,你有個心理準備吧,到時候可別埋怨我。” 蘇喆坦蕩蕩的道,“我明白,只要我有那個心,遲早會有這么一天,怎么會埋怨你呢?” “那就好……” 埋怨他,許懷義也不會愧疚,不過蘇喆能這般通透明理,他更高興,畢竟,誰也不想倒頭來幫的是個白眼狼,朋友做不成,還得落一身怨恨。 孫鈺私底下也找他問話,問的更多是后續還有什么招數,他可不覺得自家徒弟就能到此為止了。 許懷義一開始還含糊其辭,不肯說出來。 孫鈺笑罵了幾句,“你少跟為師打馬虎眼,你能老老實實的捐出那么多銀子和糧食、卻眼睜睜的看著其他人一點血不出就坐享其成?” 第(1/3)頁